备注:已完结
类型:恐怖
主演:Frankie Ray Adam Hartley Dal Nicole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 After a girl goes missing, two of her friends and a mysterious set of strangers find themselves drawn to the cabin in the woods where she disa eared. They will laugh, they will drink, they will kiss, they will make love, and THEY MUST ALL DIE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帕迪·康斯戴恩 沃伦·克拉克 詹姆斯·福克斯 大卫·卡尔德 尼古拉斯·
导演:詹姆斯·马什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1980年的英国约克郡,恐怖的愁云盘桓天空。在过去的4年里,一个冷血无情的连环杀手成为约克郡所有居民的噩梦,迄今为止有12名女性遭到杀害。警方出动超过5000名警力,排查人数达9000人,但是这个杀手仍然逍遥法外,第13名受害者仍不可挽回地出现,一时间人心惶惶,流言四起。来自曼彻斯特的皮特·亨特(帕迪·康斯戴恩PaddyConsidine饰)作为顾问介入此案的调查,他和他的团队对历年案宗进行仔细梳理,殊不知前方的道路愈加黑暗……本片改编自DavidPeace的四部悬疑小说(分别以年度为书名:1974、1977、1980、1983,合称RedRidingQuartet),由英国第4频道主持拍摄为三部影片,被称作“血色侦程三部曲”
备注:已完结
类型:爱情
主演:安妮·达尔·托普 劳伦特·斯托克 SteinWinge 希尔德加·里瑟
导演:本特·哈默
语言:挪威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本特·哈编剧:本特·哈默主演:安妮·达尔·托普/劳伦特·斯托克/SteinWinge/希尔德加·里瑟/PerChristianEllefsen/更多...类型:剧情/爱情制片国家/地区:挪威/德国/法国语言:挪威语/法语/英语上映日期:2014-09-26(挪威)片长:88分钟又名:1001GramsIMDb链接:tt3346824一千零一克的剧情简介······  30多岁的玛丽是名女科学家,从事测量工作,工作一丝不苟。刚刚离婚的她将携带一个1000克的基准质量去巴黎开会。在那里她会遇见一个全新的世界。  《1001克》在2014年多伦多电影节大师单元首映。挪威导演本特·哈默曾以《厨房故事》《奥霍顿》2部电影申奥,都未能获得提名。挪威的3部候选名单见豆列留言。一千零一克电影网友评论:职业中对计量规则的精确严格要求却在生活中因丧失婚姻和亲人而逐渐失效,主角前往法国校准千克原器的出差因此成为迫切地重设个人生活的过程。影片由始至终借助这一隐喻,讨论常规的忽然改变对个人定位的影响。影片以轻巧的方式加工严肃科学,全片的对称构图、光线以及冷暖色调的运用都力求对应的精准。不重置的千克标准,不可触碰的千克原器,无法计量的情感。btw知识点很有趣:最初规定在4℃时1立方分米纯水的质量为1千克。千克是最后一个通过人造物质,而不是基本物理属性定义的重要标准,国际千克原器是当今千克的标准。米原器是氪86同位素灯在规定条件下发出的橙黄色光在真空中的波长。简洁有趣的小寓言,用颜色,空间和形状讲故事,而很少靠对白来灌鸡汤,整齐方正的构图很少像在这部电影中一样拥有实在的意义。最美的场景某过于工作间隙,在两座水泥建筑的狭缝里与父亲的谈话,和从那里抬头望见的星空。人生的重量,不止一千克。以及结尾又一次说明只有Pork才是正经事啊……#SIFF2015#虽然主题小清新结尾大团圆但拍得太有感觉了,北欧的或者贾木许式的缓慢沉默冷峻,对称构图,对白不多但精确【Ourneedforreferenceisnothingbutacomfortanswer.Howmuchdoeslifeweigh?Andlove?平平淡淡却异常专注,趣味都在水面之下。人类懒惰地服从已有的参考体系,可生命与爱又怎能用乏味的标准衡量。我们该去到海底感受中性浮力中的万物重量。我想和你在世界里万千种的距离,也想和你在狭窄小巷的星河之下一同抽烟。或许nuno先生也会喜欢把鸟儿的声音放到他的声音装置中去。放映之前导演讲了创作灵感,还说itsoundsdrybutthefilmisnot.结果电影也一样dry到爆,就看女主拎着各种箱子穿着和剧情并不连贯的衣服走来走去。那些本来应该幽默的情节不知道是语言的问题感觉太生硬了。3.5;灵魂是否自重21克,情感是否可用砝码计量,命题作文完成得不错,主旨的达成度也较完满;内心戏处理细腻而克制,留白较多,哀而不伤的闲适小品;蓝色占了大块篇幅,与其他颜色的搭配很见心思,构图亦非常讲究。看完后心情愉悦的小品:自然柔和的色调、静止镜头、配乐共同渲染北欧的冷静精致。构图简洁,叙事工整,以砝码看人生-“Life''sheaviestburdenistohavenothingtocarry”近乎强迫症的对称构图,大量的面部特写,幽默的对白和镜头,细致入微的道具设计,怎么看都像是韦斯安德森的作品;故事格局不大但讲得很完满,总之是看过之后令人身心愉悦的好片2015/4/317:00CT導演前作O''Horten好看點,我以為會是人物設定有點怪雞的溫情小品,像WESANDERSON,可惜......有點兒失望在清冷中透出温暖,北欧性冷淡风的最佳诠释。不可触碰的千克原器,不能带走丝毫的生命重负,每一秒的生命都和之前的不同,但我们却浑浑噩噩,懵然不知。国际计量会那部分设置非常有意思。在这个科学作为进步加速度的时代,我们无非也是尽可能的在接近那个真实,但决定人内心的衡量标准,科技是无力的。
备注:已完结
类型:纪录
主演:Shilpa Anthony Raj Abraham George A
导演:瓦妮莎·罗斯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Netflix四集纪录片,五个来自印度最低种性的女孩,在一家为她们提供14年免费教育(2年学前+12)的住宿学校的成长过程。算了一下,断断续续拍了八九年,有的从学前班跟拍到初中,有的从初中跟拍到进入社会工作。这所叫做ShantiBhavan的学校,创办人是一个美籍印度商人,在49岁的时候,也就是1997年,决定回到印度,为当地最穷的家庭建一所学校。这些有机会获得免费教育的孩子,有一个责任,那就是找到工作后,必须帮助自己的家庭和社区,而不是一走了之。这些孩子的成长是充满了矛盾的,不断在安全稳定的学校和贫困的家庭环境中转换,在现代价值和印度传统价值中挣扎,从而塑造一个独立的自我。虽然是免费教育,对于这些家庭来说,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在14年,甚至17年(加上3年大学,也是由这所学校支付学费)后可以帮助改善家庭,也是一个漫长的投资。虽然印度很穷,充满不平等,还有各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风俗,(比如其中一个女孩,她的祖母一直等着她长大嫁给她的儿子,也就是女孩的叔叔。因为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儿拒绝了祖母的要求,现在她已经成为一名记者,出了一本书),但在印度,民间可以专心办一所这样的学校,除了经费,不用担心其它,可以让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不被中断。这所学校是混合教育,之所以纪录片把镜头对准女孩,是因为她们除了种姓,还要面对性别带来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