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克里斯蒂安·贝尔 布莱德利·库珀 艾米·亚当斯 杰瑞米·雷纳 詹妮弗·
导演:大卫·O·拉塞尔
语言:英语 阿
年代:未知
简介:《美国骗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的是80年代,FBI求助一个行骗高手,最终成功揭露国会腐败并秘密设计突击行动的事件。贝尔扮演行骗高手,艾米为其搭档兼情人,库珀出演与前两位组队的联邦探员,雷纳出演贫困的卡姆登市当地英雄兼市长。美国骗局电影网友评论:反正我是从200来斤的骗子角色初步认识的老爷。配乐出色啊,大卫欧拉塞尔导演的风格,延续他奥斯卡三部曲的叙事方法,平淡中惊险过瘾。当年和我老爹一起看,看到亚当斯阿姨脱衣舞黑历史那段真的心惊肉跳……我老爹大概又一次对他儿子看的东西产生了不健康的印象。anyway,大表姐本色出演,戏里戏外,能吃人傻。帅死的库珀聪明反被聪明误。鹰眼大背头太浮夸,导致我对美利坚的生活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场hustle不是重点,还原当年轻浮的美利坚风貌才是用意呵呵。稀奇古怪的一众角色们是绝对亮点,而演员们也足够卖力足够疯狂足够令人信服;而劳伦斯的角色则是戏剧风最显著的一个——她一定是影片的高光区域,而她谈论指甲油的片段也一定是影片的高光时刻之一。骗局本身虽然不算吸引人,但自始至终一直都保持着饶有趣味的基调。导演还小小的讽刺了在“越来越不受控制的赌局里”里下赌注的雷纳和库珀,也很有意思。不过细节还不够打磨,比如库珀上司的冰湖钓鱼的故事就没有收尾,故事开头也稍显松散。但毕竟,观影体验非常好。太拖拉,情感变化也合不上节拍,让我以为这个电影有两个小时。故事本身不算聪明,最喜欢的部分是AmyAdams又清纯又有城府的样子。我很不理解那些说JenniferLawrence没演技的人,她演的角色讨厌得深入人心,这还叫没演技?复古风虽然很有格调,但是容易平庸,可凭良心说也没有大家说的那么差。看完觉得挺有趣,过来豆瓣一看才这点分,有点慌。其实小片拍的真不错,不是那种分分钟让人心跳加快的动作大片,可是80年代的韵味,鲜活的小人物不出戏,几位大咖相得益彰,谁也没把谁比下去,要是bug少点节奏快点就更好了。一点感悟:芸芸众生都在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都在骗人骗己,见好就收是底线。6.5这注定是一部争议比较大的电影,一方面除了市长稍微有点脸谱化以外,对其他四位主演的刻画都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地步——演员的自我修养。另一方面,缺乏灵气的故事有时会令人感觉每一帧都是折磨,略为鸡肋。复古精神深受奥斯卡评委喜爱,和《爱乐之城》大概体现了奥斯卡商业片提名的一种精神吧。又是一部黑色幽默类的讽刺作品。这部片子觉得有一种狂野的蓝调,两位主演十分潇洒,后半段看的很爽。但是两位配角演的跟乌云背后有什么区别吗?男主最后说生活的艺术永无止境,不过我觉得就是在骗局与真实之间来回纠结缠绕吧。最后表白aa,虽然听不出什么英音美音,但你一念台词就是享受太喜欢aa了,真的超级性感。电影看起来真的好乱,但是我觉得是导演有意为之的,因为它还原了美国七十年代的债券危机下每一种人可能遇到的生活结局。乱不是导演问题,因为那个时代,包括这个失控的骗局,每个人都在撒谎和焦虑,就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缩影。我很喜欢。挺好看的电影呀,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剧情跌宕,谎言的雪球越滚越大的时候,真是跟着主角一起揪心,最后的结局也很完整,符合期待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贝尔和詹妮弗对戏的那几场,笑坏了……贝尔的眼神,怎么能这么无奈~~~卯足了劲的装逼瞎嚷嚷输出自己都不信的价值观真心实意的东西被瞧不起使劲装逼使劲酷酷呗跟一群智障似的搞团体意识风风火火还是不是一群边缘人???仗义每从屠狗辈负义最是带头人…(bytheway非电影)老字当头。很多地方的剪辑都有问题,旁白也不够到位;剧本中规中矩,但节奏失衡,头重脚轻,末端戏剧张力明显不够;命题式作文显得老套,而且还不算最上乘的一等。演员们的演技真是教科书。挺搞笑的喜欢amyadams,特意找来看。很喜欢电影的剧情和节奏。故事娓娓道来,真正的高潮铺垫得相当好,大致估计到了结局,真正看到最后才发现比想象更满意。好羡慕amy喜欢的男人。一脸痴汉的我。1.你只会相信你想相信的。2.人在执着于自己的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忽视他身边的其他危险。3.骗子最难受的就是,只能骗到相信自己的人。4.在中国,卡迈因可以算是一位特别成功的市长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恐怖
主演:安娜·德·阿玛斯 佩内洛普·克鲁兹 阿德里娅·阿霍纳 埃德加·拉米雷兹
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语言:英语 西
年代:未知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期,古巴飞行员瑞尼·贡萨雷斯(埃德加·拉米雷兹饰)叛逃到美国并开始了全新的自由生活,将他的妻子(佩内洛普·克鲁兹饰)和年幼的女儿留在了共产主义的祖国。但瑞尼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美国奋斗者新贵。他加入了南佛罗里达州的“黄蜂网络”。这个组织由一群古巴流放者组成,秘密特工曼努埃尔·韦拉蒙特斯(别名杰拉尔多·埃尔南德斯,盖尔·加西亚·贝纳尔饰演)领导。他成为亲卡斯特罗间谍圈的成员,负责监视和渗透古巴裔美国恐怖组织,这些组织企图攻击古巴这个社会主义共和国。  《黄蜂网络》根据“古巴五人组”(包括贡萨雷斯在内的情报官,于1998年9月在佛罗里达州被捕,随后因从事间谍活动和其他非法活动而被定罪)的真实故事改编,这是一部扣人心弦、风格独特的政治惊悚片,暗含多重深意,汇集了一群古巴国民和古巴裔美国流亡者,他们卷入了一场复杂而微妙的意识形态之争和忠诚与背叛的挣扎之中。  该影片改编自费尔南德·莫莱斯所著书籍《TheLastSoldiersoftheColdWar》,编剧兼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卡洛斯》《私人采购员》)带领强大的演员阵容(包括佩内洛普·克鲁兹、埃德加·拉米雷兹、盖尔·加西亚·贝纳尔、安娜·德·阿玛斯、莱昂纳多·斯巴拉格利亚和瓦格纳·马拉),在跨越这两个邻国的“镜厅”展开了一场爆炸性的紧急间谍游戏,两国长达数十年的对峙给现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第76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提名)奥利维耶·阿萨亚斯《黄蜂网络电影网友评论》这拉美系全明星阵容,每一位都是美神(而且分别来自西班牙、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古巴、智利、危地马拉、委内瑞拉…),一个人的戏份就那么些简直奢侈得浪费…阿萨亚斯拍类型片风格和其他人还是相当不同的,熬过兴味索然的前半部分,后面愈发出色。以别具一格的视角切入冷战末期的这场间谍行动,通过各种立场的人物散点式的群像展现了人类行为与形象极为微妙与模糊的复杂性。正与邪不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他们或多或少地杂糅在一个人的身上,尤其影片描写了大量生活场景,使得人物愈加真实、丰满与立体,人始终无法逃脱的其实是所处环境(国家/社会/意识形态)带给他们的精神上的束缚枷锁,无论身处美国还是古巴都进退维谷,更可见人类之间唯一美好而共通的亲缘与情感何等珍贵。70/100。整体看下来比想象中的好多了,并没有评论区说的那么不堪。影片固然在定位上有一些混乱,具体的故事叙述上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但总的来说还是很有那种间谍片独有的味道,理清思路之后其实发现前因后果都是很清晰的,也颇具情感张力和戏剧性效果。可能是导演的技能时而掉线的原因,导致整个故事显得有些不伦不类的,但大致看来还是很有一番意味的。另外,这个剧情处理上的巨大漏洞其实可以由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来填充。这个颜值超高的群戏不仅让观众觉得养眼,更是用精彩的表演征服了我,尤其是西班牙殿堂级女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她细腻生动却又不着痕迹的表演让我意识到了她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女演员。一星半。影片混杂的那些真实影像、纪录片式构图,证明了阿萨亚斯依旧有很多创作诉求,然而黄蜂网络事件被呈现得相当干瘪无味。而这样的结果究竟源于创作者,还是其他因素,就很难预估了。佩内洛普·克鲁兹已经到了能把2分剧本盘活到10分的程度,其角色若作为第一视角,片子可看性会翻许多倍。可能片子最大的价值,就是展示阿萨亚斯选角的好审美,埃德加·拉米雷兹、瓦格纳·马拉、盖尔·加西亚·内纳尔、安娜·德·阿玛斯、莱昂纳多·斯巴拉格利亚一个个宛如拉美荷尔蒙盛宴。风格类似导演前作卡洛斯(2010)和登机门(2007),阿萨亚斯所设计是显而易见不合理(不确定是否是刻意的)的复杂故事2小时压缩、更直白露骨的美-古敌对关系、两位飞行员彼此叛逃国家/家庭的正义性、闪回连环爆炸案的报复、审判出乎意料的不认罪,甚至标题也是带刺的“黄蜂网络”,把好莱坞类型片解构,影片种种元素所要呈现便是如何达到最终“直接对抗”的戏剧冲突的命题,不仅是片中的所有对立,也包括了呈现创作效果和观众感知对立的可能;让人想起了四个月前同在Netflix上架的《父亲的遗愿》。全明星阵容乱炖,跳跃的地理空间与时代推移,大场面动作戏,四分戏说六分真…什么都想要一点,也最终导致影片过热过载,留不下明确的记忆点。最出色的部分是对网络本身的解释(还有Penelope第10086次演“大佬的女人”),提供了少许因谍战元素而起的氛围;但在角色本身周旋于权利、“国”以及暗战之中的挣扎,它的挖掘是肤浅和不够有趣的。(金馬影展2019)編導真的很不用心(虧我很喜歡導演的《私人採購》),第一次看到結構如此雜亂不堪又想要搞形式的影像自溺,而且還是通篇兩小時多,《蜂起雲湧》在威尼斯有如此多的負評不是沒有原因,前半段將多位主角錯開感覺想學昆汀的《黑色追緝令》,卻又極度想效仿索德柏的《瞞天過海》,真的亂透了...結構大崩盤,更是浪費卡司。【Netflix】说Assayas不会拍政治题材绝对是错误的,10年Carlos五个半小时鸿篇巨制,波澜壮阔,精彩纷呈(ÉdgarRamírez御用)。但是本片实在是嚼之无味弃之可惜,主要问题就是平庸甚至失败的多线叙事(同时夹杂过多废戏)无法撑起导演庞大的故事野心。本片应该细火慢炖,拍个五小时甚至电视剧。当作科普片看还不错补课了这一段历史对于美帝的双重标准民主国家所谓的人权又多了点新的幻灭卡斯特罗那段“世界上间谍活动最多的国家指责世界上被间谍活动最多的国家开展间谍活动”有点魔幻色彩演员阵容挺强大的但是人物塑造感觉非常塑料每个人在时代背景下都像是工具人算是本片的遗憾吧前半段看到睡着。后半段醒来时正好是主角的妻子从古巴到美国和他一块生活。我仿佛看到Assayas撸胳膊挽袖子地说,来吧!我要把家庭剧一顿爆拍!观感就是后半段明显好于前半段,而且在弗罗里达的那个场景真是无缝切换巴黎bourgeois,我差点以为演员要说法语了。应该是因为资金原因,感觉整个主创团队都是很着急地在拍,剧本没时间好好打磨,演员也没花时间琢磨熟悉角色,比如克鲁兹在公交车上那一段戏,一看就觉得她不是古巴当地人,拍成现在这样流水账一样毫无特点,还不如索性就照着主流电影的路子拍,还可能有更多观众买账呢最近补习历史,我觉得看的很爽。节奏网控制的真好,我一直期待看到正面的对决/激烈冲突发生,但,转向一个有个人意志的人和家庭的生活。像阿萨亚斯早期的散文电影一样,但在一个更大的世界背景中。由类型->现实10/08/2019,[email protected].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大卫·杜楚尼 吉莲·安德森 米彻·佩勒吉 汤姆·布莱德伍德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美国FBI探员福克斯·穆德(大卫·杜楚尼 David Duchovny 饰)童年时曾经历一起离奇神秘的绑架案,他的妹妹萨曼莎在睡梦中被外星人劫持,至今下落不明。从此穆德便专注于神秘事件的研究,并专门负责FBI总部的X档案部门。因穆德行事乖张,难以驾驭。FBI高层从联邦调查局学院调来女性探员黛娜·斯科莉(吉莲·安德森 Gillian Anderson 饰),表面上是协助穆德工作,实际上是希望这名崇尚科学的理性探员能够制约穆德的行为。两人最初的合作并不理想,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时刻导致争论的爆发。但随着各种离奇案件的出现以及两人交往的加深,穆德和斯科莉最终变成可以为对方出生入死的可靠伙伴……本片荣获1996~1999年度美国作曲家、作家及出版商协会影视音乐奖电视剧集第一名以及其他电影节近70个奖项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萨卡里·库斯曼嫩 卡蒂·奥廷宁 安德烈·维尔姆斯 马库·佩尔托拉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语言:芬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尤哈(萨卡里·库斯曼嫩 Sakari Kuosmanen 饰)和玛利亚(卡蒂·奥廷宁 Kati Outinen 饰)是一对生活在幸福和平淡之中的老夫少妻,两人住在他们经营的农场里,离群索居不问世事一天,一个名叫辛麦卡(安德烈·维尔姆斯 André Wilms 饰)的男人来到了农场,他的车抛锚了。善良的尤哈邀请辛麦卡在农场过夜,哪知道就此为自己找了个麻烦。 原来,辛麦卡是一个油嘴滑舌的花花公子,他花言巧语诱惑和哄骗了玛利亚,最终,玛利亚决定和辛麦卡私奔。然而,来到了大城市后,辛麦卡才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他将玛利亚卖到了一家妓院里替自己工作。当尤哈得知了玛利亚的近况后,他决定向辛麦卡寻仇。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茜德尼·弗拉尼根 塔莉娅·莱德 西奥多·佩尔兰 瑞安·艾戈尔德 莎伦·
导演:伊丽莎·希特曼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电影刻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农村两个少女的故事。在意外怀孕后,Autumn和她的表亲Skylar在家乡遭到了不友好的对待,于是两人启程前往纽约,进行了一场跨越州际之旅。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提名)伊丽莎·希特曼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伊丽莎·希特曼《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电影网友评论》就这么平平淡淡、轻描淡写的讲述了堕胎的全过程,压抑却久久散不去。就是因为太平淡了,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戏剧化情节,才真实的可怕。我不认为这是部宣扬女性可以自我决定生育权的电影,压在秋天身上的痛苦和挣扎,并没有因为堕胎而消失,只是通通吸收到了她心里。这次流亡式的堕胎之旅就像那自己随意穿的鼻钉一样,只是一次粗糙的无力反抗,自我消化的痛苦永远在身体上留下了痕迹。问卷和目睹姐姐两场表达秋天情绪的戏就像用软绵绵的锤子砸在心口,无声但痛。从头到尾男友角色的缺失,和只是听到母亲的声音都可以重新振作起来形成鲜明对比。或许只有当痛苦不需要女性自己默默承受,这段经历不再只是一段深埋在两姐妹心里的秘密时,这层不轻不重但氤氲不散的痛苦才会消失吧。未来还有很长的路啊。8/10,可能期待值摆地太高,但转念一想她是ElizaHittman,她不会制造什么戏剧冲突,对比市面上的青春剧情片,你甚至可以说她的情节设计平淡如水。在比《沙滩鼠》影像风格更个性化后切入了更多的社会议题。熟悉地怼在脸上的特写镜头也让习惯了无感麻木的Autumn在点题环节流露出了波澜,在哽咽中猜测她的经历。ElizaHittman将所有的决定都交给主角,不会做出任何judgement,只是塑造出一个个我们自己都可能否认但又无比真实的青春缩影,留下观众用自己的共情来体会主角的困境和方圆世界。依旧期待她能serve属于她的更多风格化的类型片。一次颇为尴尬的观影,期待它的原因除了场刊评分高,还有塔丽娅•莱德的外貌,但正是这种念头让我无意中融入了影片所呈现的“恶意”氛围之中。晃动的镜头、游离的目光,剥离了安全感和信任感。缺位的关爱把少女推向丛林般的都市,但陌生人所能给予的,只是用最简单机械的问题揭开最深刻难堪的伤疤。即使紧紧扣住对方的手,当局者和旁观者的隔阂也难以消弭。最终女主角在客车上睡去,好像一切只是一场疲惫的旅行,只是途中的所有风景都糟糕透顶,让人不愿回忆、疲于忘记。平缓寡淡却余味绵长,在无法停止的回想中,看到我们真切的生存现状。作为女性活着,从小到大要遭受多少或大或小或隐或现的侵犯,一个口哨的侵犯,家人冷漠讽刺的侵犯,工作中言语与肢体的侵犯,为了生存不得不主动被侵犯,太多也太平常不过了,痛吗?只是有点不舒服。我们就这样始终带着这种隐秘的,失声的,难以言说更无法吞咽的痛感,有时麻木幼稚,偶尔勇敢抵抗,总是只能彼此关爱,也从未彻底摆脱,就这样,飘摇在人世间。剧情3+女2神颜1=4剧情前半小时有些拖沓,让我快进的想法。这部与小妇人,伯德小姐一样是这几年来政治正确的电影,本身质量也还不错,烂番茄99也还说的过去。不过其中男角色塑造的不行,开始爆口粗的同学,无能垃圾的父亲,变态的同事和最后的渣男一直都在用男性劣质来衬托女性的无能,美好以及女性的苦难是不行的,女权的建立是在两性平等上建立的,可不是那ex的田园女权。不过粉了塔利亚。莱德叙事上冷静克制,用手持镜头塑造了现实感,多个大特写更是让观众融入主角那迷惘忧伤的情绪当中。点题那段调度最佳,长镜头尤为凸显演员功力。最大问题还是在于剧本,太平太散,缺乏了探讨话题的深度。无论是未成年堕胎,姐妹情,亦或是纽约男子的性暧昧等等,统统刻画得浅尝辄止,丝毫没有突出的重点。和鸟小姐相比还是距离不少,倒是能在独立电影中看到女性班底的制作团队就显得尤为可贵了。今年最重要的女性电影,在计划生育诊所进行的问卷调查提供了影片的标题以及最有影响力的场景之一。两位新千年女主原生态的表演拉动整部电影,喜欢两个女孩之间的动态。二者之间实际上没有太多的对话交流。很多时刻感觉像是陌生人一般,但他们仍然团结在一起并相互支持。见证了又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导演的诞生,另外,前排友邻说的应该请所有男孩儿去看的几个意思?很淡,很平静,但又充满着力量。肚子里的孩子不再是慈爱幸福的象征,更是被压榨下的结果,再多的障碍也不可能放弃她将孩子堕掉。这像是被压迫的女性,唯一能做的一丝反抗。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医生问题的答案女主没有回答,电影的名字已经帮她回答。我们可怜的只知道这么一点点她过去的信息,而她们的未来会变成怎样,导演想让我们观众,这个社会去谱写。为了赖德妹子而来,虽然她只是配角。到了00后都要考虑堕胎的年纪,这片子就是用来怼违州法案的吧。导演的细腻之处在于多处的代入感,比如每次女主上厕所都让人紧张局促,被提问时的不情愿甚至会吓到自己,路上搭讪那货毫无新意的手段和绅士视角,这就是男生的普通水平。没有在手术前后故意卖惨,但也值得科普一下堕胎有多不舒服,建议出个男生版拍的很朴实也很真实,不用任何说教地展现了对青少年性教育与女性关怀的高关注度。从宾夕法尼亚到纽约,Autumn心底的秘密一点一点被揭开,尤其在对医生以“从不,很少,有时,总是”作答的长镜头时到达高潮。就像Autumn在大巴车上,地铁上,静静地靠着窗户看着外面,细微的表情平静地流露着成长平淡之中的那一丝痛苦。女主全程几乎没有表情连刺穿打鼻钉那会儿将怀孕的肚子打到青肿都没有感到疼的不适表情唯独在问到“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那几个问题时泪水隐忍但最令人心疼的是手术前一晚疼到忍不住给妈妈打电话却什么都不能说不敢说的那个情节幸好还有人能理解还有人什么都不责问地一路陪着叙事选择留白,本以为是少女无知,错怪了。花季少女的青春实在可贵,年少时总想着独立自主,却很难意识到无依可靠。看到这两人,有误以为自己回到以前的错觉。女一号的表现意外好,固定长镜头那段很考功力。要是影片的户外场景搭配雨天就更有感觉。★★★★/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