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科幻
主演:贾斯汀·钱伯斯 C·托马斯·豪威尔 迈克尔·B·乔丹 凯文·麦克基德
导演:杰伊·欧力瓦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某晚,中央城爆发激战,闪电侠巴里·艾伦(贾斯汀·钱伯斯JustinChambers配音)和超人、蝙蝠侠、戴安娜、绿灯侠等正义联盟的伙伴们与来自25世纪的急速教授及其爪牙镜子大师、陀螺、速冻队长你来我往,最终将这群恶棍绳之于法。分别时刻,急速教授的一番话触动巴里心底最敏感的地方。在此之后,似乎一切都发生变化。他一觉醒来,发现无赖帮们继续为非作歹,自己则意外丧失了变身闪电侠的能力,更令他出乎意料的是本应在童年被盗贼杀害的母亲竟然活着出现在他面前。全世界仿佛也天翻地覆,戴安娜率领的亚马逊人以及亚特兰蒂斯阴谋毁灭世界,布鲁斯死去,他的父亲托马斯·韦恩则以粗暴的蝙蝠侠身份出现。从未存在过的正义联盟,世界灭亡的前夕…
备注:已完结
类型:科幻
主演:迈克尔·J·福克斯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莉·汤普森 托马斯·F·威尔森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为了帮助未来的儿女,马丁和珍妮跟着布朗博士来到了30年后。在那里,马丁遇见了老贝夫和他的孙子格里夫。马丁装扮成自己的儿子。经过一场滑板大战,他使格里夫一伙自食恶果,避免了儿女的灾难,但却被老贝夫发现了时间机器的秘密。珍妮被送到了30年后的家里,目睹了马丁30年后的生活。就在博士和马丁寻找珍妮时,老贝夫偷用了时间机器。博士和马丁回到1985年,却发现城市已成了人间地狱,贝夫成了大富翁,控制了一切。马丁和博士明白了是老贝夫捣的鬼。马丁来到贝夫那里,探问出了贝夫获得未来出版的体育年鉴的时间。在逃过贝夫的追杀后,马丁和博士又一次回到1955年,去修正被改动了的历史。马丁和博士在1955年为了改回历史而奔忙。同时,他们还要避免遇上过去的自己和前一个来到1955年的马丁。马丁为了夺回体育年鉴而与年青时的贝夫一伙进行了一场斗智斗力的较量。但当他终于把年鉴拿到手后,却又因意外而使年鉴被贝夫夺回。马丁用气垫滑板从贝夫的车上抢回了年鉴。贝夫再一次尝到了苦头。马丁烧毁了年鉴,使历史恢复了正常。但一道闪电却把博士和时间机器不知送往何方。马丁被孤零零地抛在了1955年。在倾盆大雨中,马丁收到了一封博士从70年前寄来的信。马丁知道了博士无恙,但却无法离开1955年。他只有再去求助于1955年的布朗博士。刚把前一位马丁送走的博士见到又一位被困在时间中的马丁,不禁晕倒在地。回到未来2电影网友评论:第二部紧接着上一部,整体依然出彩,原本以为在第一部的基础上不能玩出什么新花样,但是第二部最出色的地方就是设置了“穿越中的穿越“的“双重穿越”设定,主角回到曾经自己回到的场景中,再次见证了曾经穿越到过去的自己的行为,这个设定屌爆了,按照这个设定延伸的剧情也是其乐无穷。另外一个壮举就是剧情依然围绕第一部中的几个主角展开,围绕几个主角另一维度的各种可能性,Marty、George、Lorraine、Biff四个主要人物,先是去到了2015年的未来世界,子孙辈依然保留父辈各种梗,如Biff的“你鞋带开了”再次重现,然后再回到第一部中的1955年参加舞会以及穿越回去的夜晚偷Biff手中的年鉴,简言之,从第40分钟回到被Biff玩坏的时空开始,整个电影在编剧层面剧情上的探索,逼格就上去了。毫不逊色于前作,1955/1985/2015三个时间,正因为有第一部,才使得这次的1955年如此精彩有趣。一部好的故事片就是这样,连台词都不能错过一句,因为很多台词都在后续情节中有所体现,错过了一句台词便是错过了一次乐趣。结尾马丁的一句“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帮我”竟让我激动到差点飙泪,同时告诉我们故事并没有结束。多么精致的一部故事片。基础科学层次对人想象力的局限就体现在这部电影的开头部分,就好比三国时期的人,眼中的未来弓箭可以五十连发,马车可以腾云驾雾,但不可能想到会有枪,会有汽车。科技爆炸所创造出的未来,人类永远无法想象,就像真实的2015年不像1989年的幻想,汽车上天,一下看六个电视频道什么的……很期待30年后,不知那时重看头号玩家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触。第二部之精彩不亚于第一部。只是没有交代清楚被老毕福改变的那个地狱般的1985年的车祸是怎么回事。它跟2015年马丁妈妈所说的劳斯莱斯车祸有没有关系。Anyway,第二部能把数次穿越拍得如此流畅游刃有余,甚至又穿越回1955年舞会当天,能在老故事中发掘新东西,这水平,真不简单!10分。到了2018……天气预报依旧不准,hhh。/废除所有律师,这是在黑政府吗?hhh/每个年代钱不同,马丁怎么在未来买的年鉴?/这部绝了,胜过第一部。而且编剧明显学乖了,埋了第三部的伏笔。毕夫他祖父即将出场。/我严重怀疑这是《瑞克和莫蒂》的原型。系列最佳。剧本格局从过去扩展到“未来”,制作感升级了不少。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非常80年代,多重时间线的交织更能凸显出导演对节奏把控之得当。比前作更紧张更嗨皮(娱乐性!娱乐性!!)怎么看都是部十分经典的上世纪美国科幻电影。89年对于15年的想象依然像是现在对未来的想象吧。人性本身的某些痛点真是无论何时何地都改不了吧,任何年纪的mc听到“areyouchicken”都会炸毛hhh。和前一部重叠时间的部分真是处理的很流畅了。经典。感觉整体并没有第一部好看,第一部时间线就是回到过去改变现在,而现在是198520151955三条切换,结局再来个1885,难免会有些混乱,剧情也在不停地赶,还好拍得有趣不无聊。7.5/10关于对未来的设想,什么增强现实磁悬滑板,还有3D投影都实现了。不过片中未来到达的2015年看见的飞车大量投入使用,没有实现。这片子说明了一个小的选择可以改变命运,然后还可以改来改去哈哈哈哈好多小彩蛋,看的目不暇接。VR眼镜、耐克鞋、不准降落、迈克尔杰克逊、MrSandman、气动滑板、2015年10月21、各年代美钞。贝夫的表演让我想到史诗说唱里那个男的。开头对第一部的致敬非常巧妙舞会中双线清晰且合理又创意多时空的交汇没有产生明显的逻辑混乱难能可贵可惜的是这一部的剧情转折显得繁杂为转折而转折的同时没有新意观感略烦躁2015年已经过去3年了,nikemag普通人穿不起,车还不能飞,滑板也不能飘,天气预报还是不准,好想2015年前看完这部,和奥巴马一起感叹已经身处未来哈哈哈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凯文·科斯特纳 艾梅柏·希尔德 海莉·斯坦菲尔德 康妮·尼尔森 托马斯
导演:约瑟夫·麦克金提·尼彻
语言:英语 法
年代:未知
简介:AdyingSecretServiceAgenttryingtoreconnectwithhisestrangeddaughterisofferedanexperimentaldrugthatcouldsavehislifeinexchangeforonelastassignment.三日刺杀电影网友评论:有一个飓风营救风格的,虽然不是需要救女儿。大部分法国拍摄,所以充满了法式幽默。没有太残酷的打斗,伊桑抓了俩人,一个帮他解决女儿关系,一个会计师帮他教女儿做面酱。开局以为是悲情据,整个过程到结束没见悲。主题其实是一个为CIA卖命一辈子发现患癌回家,结果又被以抗癌药为胁迫继续卖命。戏路就是飓风营救那种打斗加父女情。但此片更倾向家庭亲情,让非洲难民住下去,因为处理家庭事业关系比自己好而不杀对手。。。还是比较丰富和细腻的。奇葩的是CIA女特工为啥要以女魔头形式出现,CIA在法国这么枪战了飞车了居然法国警察不出现,法国标志和奥迪在街上抬杠还无败绩,浓浓的法国情怀哦。搁情感片里,它动作不错。搁动作片里,它情感丰富!4星,蛮酷的老家伙。这片着实有点意思,其实四个字就能概括:铁汉柔情。他终于意识到即使在外面多么酷炫拽的出生入死冲锋陷阵,身为人父总要回归生活。他开始带着昔日英雄的气场学着成为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比如绑着人质问他意大利面的做法……嗯,整部片的反差简直萌点十足!不喜欢美女特工胁迫他的部分,有一丢丢牵强了夹杂的一点搞笑元素蛮不错的。标致这样的日系车追战奥迪,疯狂追尾侧面刮碰,最后还把奥迪撞飞到桥下去了,自己稳稳的停在了桥边,我求您再夸张一点好吧。AmberHeard每一次出场都换一套造型,确实美,但对剧情毫无意义。全片就是大型广告片+AH造作的杂志大片简单的故事,这种电影看个开头就知道不会有惊喜,但总体上也不会让人失望。最大看点在于治疗肿瘤的特效药。一杀手得脑瘤,只剩仨月命,CIA用特效药吊住他,最终除掉了卖脏弹的人,杀手得到了最后一剂全剧终。7分。经费不足版《真实的谎言》,男神老了还是男神啊,比起随便演演圈钱,能把身材keep出特工感才是最难的。Amber虽然美,但我才看了这么一会儿都已经审美疲劳到腻了,果然是不堪大用的花瓶。这是我看过的最没才华的导演了,也是他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真的不是每个人都有成为导演的潜力。每场戏,真的是每场戏,都有许多可以该进的地方,也有很多可以不靠小聪明糊弄过去的点。法国人浪漫在于根本不知道特工职业性质的可怕严酷这么个老腊肉特工竟然还有个happyending真可怕上级会是个暗恋下属老职员的美女一切都是法国浪漫主义情怀的投射女儿的角色是TrueGrit的小女主扮演的,加上凯文科斯特纳,仿佛就是一部现代版的西部片,家庭牌的运用在这类型的片子中成了标配.只要搭配得恰到好处也是百试不爽.如果把全片打碎,单个场景或者桥段拎出来,有些部分其实还挺过得去的,但是一串到一块去,那可就真的尴尬了,老套不算,甚至狗血,剧情全面崩盘。这个电影对于我绝对是一个mindfuck片子本身一般(夜店戏还挺好看)我明明记得自己标记过本片一看却没有标记这种情况出现了两次我要疯了乱。两条线结合不好,丢三落四,最后居然强行在女儿的舞会上汇集。每次遇到boss都要牛氓一下也是够了,看在幽默细节的份上勉强给3个星。老迈特工carry全场,即便绝症。heard的角色有点不伦不类,刚开场还以为是她的特工故事,依然美艳到位。亲情线贯穿始终,挺好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 伍迪·艾伦 韦斯·安德森 哈里特·安德森 潘妮拉
语言:英语 德语 瑞典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伍迪·艾伦/韦斯·安德森/哈里特·安德森/潘妮拉·奥古斯特/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韦斯·克雷文/罗伯特·德尼罗/克莱尔·德尼/劳拉·邓恩/丹尼尔·伊斯皮诺萨/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迈克尔·哈内克/霍利·亨特/北野武/约翰·兰迪斯/李安/亚历山大·佩恩/伊莎贝拉·罗西里尼/马丁·斯科塞斯/雷德利·斯科特/托马斯·温特伯格/拉斯·冯·提尔/张艺谋/MonaMal导演:JaneMagnusson/HynekPallas语言:英语/德语/瑞典语/丹麦语地区:瑞典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13-08-28(威尼斯电影节) 别名:柏格曼:光影封印(台)用户标签:纪录片,英格玛·伯格曼,瑞典,伯格曼,2013,李安,电影,WoodyAllen片长:107分钟imdb编号:tt3103454他是大師中的大師,經典中的經典。唯有柏格曼,能讓拉斯馮提爾為之氣結、令李安如此崇敬。鏡頭跟隨麥可漢內克、阿利安卓、克萊兒德尼等當代名導的腳步,深入法羅島探訪柏格曼故居,解開大師創作之謎。為何如此多名導深受柏格曼啟發?他的作品有何獨特魅力? 本片空前集結世界影壇之光分享柏格曼初體驗,佐以經典片花與珍貴花絮,為觀眾層層剝開這位以通俗劇起家的影像工作者,如何蛻變成光影思想家的心靈秘境。打扰伯格曼电影网友评论:导演们的朝圣纪录片,从他们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了许多关于电影的感悟。印象最为深刻也最为认同的是伍迪·艾伦那句“有些电影是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才能欣赏其精髓。”坦白地说,对伯格曼的电影思想深度确实领悟太少,但有一种强烈的动因吸引着去观看,去品味,去思索。毫无疑问,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哲学创作源自于他一生的经历,继而辩证地解释人生的矛盾(生死、恐惧、婚姻、情感、家庭等等)。每个人几乎都带着羞怯谈起他,除了冯提尔过分夹带私货,汹涌澎湃得活像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抢走了我以为wa的风头。片尾李安几乎匍匐在伯格曼身上,看着真是感慨。他讲起看处女泉的震撼,就像我两年前的写照。片名起的也好,纪念本身就是一种叨扰。但像冯提尔说,我不管他读不读,总之我要写给他知道。只看过第七封印野草莓秋日奏鸣曲,刚下了处女泉。我们好像总爱看一个我们热爱的伟大偶像(最好已过世)受到那些日常偶像的崇拜,好像要验证我们的逼格,从而实现对日常偶像的平视,就像我喜欢看帕西诺德尼罗小李子对白兰度的崇敬。不过都看出来了,像个被冷落的小孩,不停吐槽的狗镇导演才是真爱粉啊!把伯格曼当做精神导师的小迷弟李安,把哲学与伯格曼联系起来的伍迪艾伦,来到伯格曼隐居地感觉来到电影圣地的伊纳里图,由爱生恨的老司机黑粉拉斯冯提尔,受到伯格曼宗教共鸣的哈内克,紧张到结结巴巴的韦斯安德森,每个导演都满怀着敬意与虔诚之心,唯有张艺谋尽打擦边球,这人真的看过伯格曼电影吗?采访阵容空前强大,且每个人对伯格曼导演都不吝溢美之词,当然张艺谋和北野武有充数之嫌。拍摄地点位于法罗岛的伯格曼家中,即便大牌导演来到这里也是满怀朝圣之心,伴随对几部导演的著名影片回顾,殿堂级的影响力不是盖的。疯提子又爱又恨的采访很是有趣,以及安叔暖暖一抱,电影的魅力即是次。看到面孔的台词,才想起来标这部充满了所有我喜欢的导演的怀念另一个伟大导演的片子,这部记录片的名字特别好,所有这些后辈们全都慕名来到那个美丽的因为伯格曼存在的小岛,今年恰逢伯格曼诞辰100周年,我们对这个影响世界影史的老人充满着崇高的敬意,对他的后辈和小粉丝们更是满怀期待伯格曼在影像中呈现的哲学式追问,都在回应自身的恐惧与焦虑、欲求与追索,他是纯粹的孩子,把内心的恶魔放置在大众的视野中,可能平庸就在于遮蔽欲望,而他的伟大在于显现欲望。伯格曼的电影语言一团乱麻,却总会让你感受到荧幕背后敏感而深受欲望折磨的灵魂,他需要电影作为欲望的出口。重看《打扰伯格曼》。光是想想从1998到2007跟一位超级牛逼的大师并处一世我就起鸡皮疙瘩,甚至有些骄傲。当我们这一代,倒着看这些大师的作品时(我们看着商业电影长大),也完全不会感到无聊乏味不成熟,相反它们其实才是电影真正的模样:深沉冷静地讲着一个简单质朴的故事。先说片子是好片子5颗星毋庸置疑。补充:作为唯二参与的两位亚洲导演,我想说,请把北野武和张艺谋的镜头删掉好么?一个跟刚吸完毒恢复意识后怕被人发现,鬼鬼祟祟地嗯嗯啊啊哦哦假大空,一个则大言不惭说把《处女泉》当情色电影看。我替其他优秀的亚洲导演谢谢您二位主题至上,五星全是给老伯的。电影大师中的大师才有吸引到诸多名导,然后按时间顺序串起各时期的作品,制作技法之类基本平庸。真正吸引人的永远是感情:崇拜,仰慕,惊叹,享受。拉丝·疯·提尔,嘴巴真是了得。也幻想可以看看老塔与老伯的火花~拉丝冯根本就是来砸场子的吧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每一个小话题都用拉丝冯当话题终结者,欲抑先扬,实则粉到深处自然黑正片里没有温特伯格,片尾字幕后特意放了温特伯格的采访和李安的照片,每一帧都是对拉丝冯最后那段全片高潮的暴击上课的时候真不知道他和冯提尔在北欧这么这么的出名,有节课就专门讲他俩在,前者讲在1960s年代对于欧洲电影的影响。这个纪录片充分的掌握好了对比差的效果,每个观点碰撞,和冯提尔没有见到伯格曼,而安叔拥在伯格曼的怀里哭泣。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加里·格兰特 琪恩·亚瑟 理查德·巴塞尔梅斯 丽塔·海华斯 托马斯·米
导演:霍华德·霍克斯
语言:英语 西班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加里·格兰特/琪恩·亚瑟/理查德·巴塞尔梅斯/丽塔·海华斯/托马斯·米切导演:霍华德·霍克斯语言:英语/西班牙语地区:美国编剧:朱尔斯·福瑟曼类型:剧情/爱情/冒险上映时间:1939-05-15 别名:唯有天使生双翼/只有天使有翅膀用户标签:美国,霍华德·霍克斯,CaryGrant,爱情,Howard_Hawks,1930s,HowardHawks,1939片长:121分钟imdb编号:tt0031762剧情 邦尼李在南非的一个小型机场作短暂停留,等待坐船离开。杰夫卡特是一名在秘鲁丛林中驾驶邮件飞机的男子,经常经过被大雾包围的山脉执行一些危险任务。邦尼试图接近杰夫,而杰夫似乎并不买账,对她态度冰冷疏远。当杰夫的旧爱茱迪带着自己声名不佳的飞行员丈夫出现时,事情变得越来越有趣……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黑白片最佳摄影(提名)约瑟夫·沃克 第1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特效(提名)RoyDavidson / EdwinC.Hahn天使之翼电影网友评论:女主觉得把男主收了,其实男主爱的只有飞行。丽塔海华斯出演女配,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不熟悉,说到《肖申克的救赎》里贴在洞口的海报应该人人知道,四十年代女神一般的人物。Only.Angels.Have.Wings.1939.Criterion.Collection.720p.BluRay.DD1.0.x264-BMDru反映早期航运人生活的航空电影,以Barthelmess登场为分界,后半段比前半段好看太多,老巴这个名誉不好的飞行员配角抢足了戏,女主依旧未能突破Jimmy的战略空军和罗伯特泰勒的AboveandBeyond里的烦人女主形象,总要干扰男人们的飞行事业。删除女性角色或改结局为女主乘船离去,就是五星之作。霍克斯这次认真讲了个故事严肃认真温暖慢热但是后半程很精彩结局的含蓄恰到好处只可惜JeanArthur实在是个平凡的姑娘跟Hawksianwomen标志性的mysterious/subtlysexy(《逃亡》里的白考尔发挥到极致)沾不上一点边女二RitaHayworth又戏份太少没啥发挥空间231.伽奈特主演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按他的作品流传广度来看把他排最伟大的电影明星第一名第二名都是可以的。但是他从来没拿过奥斯卡影帝。也许是因为这些优秀的作品本身就足够惊人,或者是主演了太多的商业喜剧没有被归类为艺术家。不管怎样,他的作品至今的可看性仍非常强,最后一幕真是不错的设计除了一场悬崖顶起落和几个跟踪航拍镜头,大都是模型特效场面,主要剧情依然在封闭室内展开,主要依靠演员的个性化发挥,更像一场神经喜剧。此时的加里格兰特一头黑发年轻帅气,才21岁初出茅庐的丽塔海华丝的吸引力已经盖过女主角。人物塑造上很强调几类男性斗士品质,而刻画最出色的则是沉默寡言的麦菲容量丰富,起承转合还总有变化。两个设定不知对后来《恐惧的代价》有无启发(天边般的异国里落魄挣扎的男人们还有运送硝化甘油)。台词写得热烈机智,衬着男人们守业创业失败的悲壮,中间穿插了恶名飞行员的自我救赎、格兰特与前任和过路女热闹的感情纠葛、机场运作。整个故事还泛着美式豪气和人格之光和其他十部霍克斯电影并列第一。主观上可能是最偏爱的一部。为什么好看?原因简单到看完后,整个人会觉得很正能量。但不代表这是励志,实际上说教的台词一句也没有,而是每个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都那么的美好。这可能是唯一一部男女主角齐落泪的霍克斯电影,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不过是一秒钟的感伤。这片应该跻身于霍华德霍克斯最棒的电影之列,比红河和绅士只爱金发美女要完美得多,直逼赤胆屠龙呐!显而易见,这片洋溢着男性沙文主义的恶臭。它拍尽了男性社团中的热力和紧张。而这一切只有在两个脸谱化的女性角色的衬托下才得以实现。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一个男人怎么才能征服/赢回其他男人的心。7.5/10HowardHawks一如既往的令人愉悅。這部的愛情成分不多,劇情衝突設置巧妙自然,並沒有刻意追求跌宕起伏,節奏合理,劇本即使放在近八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可以說是非常新穎而不落俗套,連背景設定都是稀少珍貴的程度。每段飛機在空中的鏡頭都格外精彩,富有懸念,引人關注。这不仅是最好的霍克斯电影之一,更是最好的美国电影之一,因为里面有一种纯粹的美式的无畏和勇敢。飞行还不那么安全的时候,毅然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履行职责,那不仅是对天空的向往和探索,更是一种用双手征服命运的豪迈。电影里那么多的事故和牺牲,看完却让人充满力量,和对“责任”二字的崇敬早期航空运输业的故事,舞台不大但在表现航空人的奋斗与艰辛、现实与精神还不错。但故事和人物的设置不太好,内容有些含混,作对比的一些桥段也不够精致,女主几乎多余,还不如去掉女主,增加“反派”以及和两个男人都有关系的另一个女性角色的戏份,设置成《卡萨布兰卡》那样的三角恋比较好当过飞行员的霍克斯知道这个几乎由男人组成的世界的所有游戏规则,那些责任与当担超越了生命与爱情,人之为人的价值不正在于此么?模型特技在当时已算先锋了,更别说巨大的布景,但霍克斯的电影永远是在一个小场景中构筑矛盾,他真正了解戏剧的精髓,当然一如既往少不了勇敢、直接的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