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BetianaBlum JuliaCalvo DanielCasabl
导演:HernánGaffet
语言:西班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在阿根廷首都Buenos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一群40岁左右的死党天天都在这个名叫Garllington的俱乐部碰头。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们边喝咖啡边热烈讨论着一个问题:女人.直到他们这群人中唯一的女性,那位名叫Valeria探戈舞曲歌手出现... 这群人不是单身,就是游离在一些似有似无的爱情游戏之中,他们开始充分的认识到,如果他们再不投入根多的注意力到他们自己的感情生活中,他们将无法找到真爱。随着这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城市中常见的芸芸众生慢慢加入到这个类似于寻找幸福温暖怀抱的大合唱之中... 《炎热之城电影网友评论》好喜欢这种调调的电影,中间的一段让我想起了《苏索的塔》,结尾连抢劫的情节都很温馨,另外很喜欢那个露宿街头的疯女人的角色,感觉她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这个城市像一个有些狂野的女人,没拥有的时候心心念念,但在一起有时又会觉得难以承受,到最后,你仍然会在探戈音乐声中和她起舞。海报真美。最后的探戈很迷人。Happyendingissoperfect!Let''scelebratingarobbery~~让我想起焦糖,那是女人的电影,这是男人的电影,而在有女人或有男人出现的电影里,总会有着爱的另一半南美小餐厅,黑白地砖,原汁探戈里城市众相. 另:惊现Quilmes大瓶装.最近每天做梦都是穿着海报上这见红色的裙子跳TANGO.在北京,我闷死了.叔嫂通奸,至交自杀,持枪抢劫,什么破事都碰上了,就为了看你们谈谈情跳跳舞还是要叹一句,海报做的太棒了,虽然这个镜头,只出现在开头三分钟内很好的电影,只是我惧怕有一日自己也这样无法面对自己的寂寞。对这个故事来说,电影太快了,文字会好些,毕竟需要回味。我的第400部电影,做一个因被劫而起舞的傻逼布宜诺斯艾利斯真是一座充满爱情气息的城市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利诺·文图拉 伯纳德·布里尔 FrancisBlanche 克劳德·里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60年代的法国黑帮片,一点也不暴力,倒是有点黑色幽默。几个主角都是名演员,随便哪个都是演过上百部电影!在那个时代,黑帮的打斗和火拼有点怪怪的。不是在路边埋伏就是到荒僻的房子里去搞无声手枪的枪战。打斗也有意思,就是拽过来,用拳头猛捶。根本不用刀子,也很少见血。不像现在这么血腥 情节是说一个前黑帮头目被马上要咽气的黑帮老大召唤来。被指定为新的头领,接管黑帮的生意还要负责照顾原来的老大的女儿。那时候的法国黑帮有点像意大利黑手党啊,新老大还要负责照顾遗孀或者孤儿寡女。当然里,原来的几个干将都不服气。这种黑帮的接班都是会有麻烦的。 这个电影吸引人之处就是把火拼的故事加上了喜剧。似乎里面的每个人都不太在乎生死,倒是很在乎自己的电影下载面子和幽默感。那个前老大的女儿更是出格,完全是公主派头,住在漂亮的城堡里,光彩照人。而几乎所有的老大们都宠着她。这个扮演女儿的Claude现在还活跃在电影界,似乎还是什么评委。那个时候真漂亮啊,站在楼梯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让人不由得生出怜爱。 亡命的老舅们电影网友评论:3.5。1.六十年代法式黑帮,充溢黑色幽默气息。2.躺在病床上只能看见天空。3.聚会场面涌现意大利风范。4.似乎里面的每个人都不太在乎生死,倒是很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幽默感。5.部分场幕的音效体现拟声效果,很有喜感。和香港的黑帮片不一样的是打斗很少,好像除了fernand的一只铁拳每次让那个黑帮二哥应声倒地,就剩下了几个枪法很挫的人在来回开枪。蛮喜欢里面的Patricia,好像祖籍还是德国的,很可爱,特别是一开场出现的时候比TheGreatSpyChase更攪笑而且劇情豐富細緻得多了,此片對白劇情場面處理詼諧有趣,而且其實很多角色也有型有款,沒有過於小丑式滑稽,而且很多場也很精簡而機智,笑死了硬汉片。剪辑凌厉,帅爆了,堪比梅尔维尔拍黑帮。导演很喜欢镜子,男主角初次与头目见面,镜子摄入;头目的女儿初次与男主角见面,镜子再次摄入。法国文化交流处在华盛顿公园广场放的的免费露天电影,还真有不少法国人来看。笑点有些奇怪但是到后面太搞笑了哈哈哈太多的ARGOT.不过还是很搞笑.像法国的周星驰电影的感觉...可惜语言障碍很影响理解的...開頭的超深焦怎麼一下子都不見了呢...而最後面又變成鬧喜劇...真是有趣的一部片大家打起架杀起人来一点紧张也没有,挺好玩的电影,Patricia精灵可爱。终于看完展映所有的片!最不给力的反而是合作的客户端。这部黑帮片确实是喜剧!-0b5c-447b-b922-2062719f505c法式黑色幽默,《男人的争斗》喜剧版,有很多有名的演员非常的好笑,那小女孩每次叫tonton我都想笑。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迈克尔·摩尔 JamesBlanchard JamesBond
导演:迈克尔·摩尔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迈克尔·摩尔/JamesBlanchard/JamesBon导演:迈克尔·摩尔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迈克尔·摩尔类型:纪录片/历史上映时间:1989-09-09 别名:大亨与我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MichaelMoore,Michael_Moore,1989,美国电影,Documentary,社会问题片长:91分钟imdb编号:tt0098213这部《罗杰和我》是Moore在89年拍的,那时候他老家密执安州的FLINT镇,因为通用汽车公司大幅裁员而全面衰败,他拍这个片子不是为了拯救他们镇,而是拿来质问大企业,用事实撕开他们的正人君子的假象。罗杰是RogerSmith,当时通用汽车的大头头。 一部非常成功的记录片,非常流畅,不像别的片子,你可以随时按下“暂停”去接个电话或者把烧开水的灶关了。这种一气呵成的节奏,让人觉得片子一点儿也不烦闷,看得很有情绪。 Moore一直在找罗杰,但是罗杰根本就不给他机会见着、其实也根本不在乎他,于是全片就一直在Moore的“追访罗杰”的情节下被贯穿起来。虽然他最后终于在某次活动里终于让罗杰曝了光,对方还是没有说出来啥,但是这已经足够了。 另外两个连贯全片的人物,一个是负责EVICTION的政府代理人,另一个是普通的养家畜为生的下岗女工。EVICTION这份工作,以前在一部荷兰电影《CHARACTER》里面见过,像我们在红旗下长大的都难以想象的职业,就是把拖欠房租的家庭,从房子里“逐出”。听起来像两三百年前工业革命那年头的事儿吧?其实这活儿一直都存在着。那老兄一贯穿着风衣但是没法儿像发哥那么酷,是个有点儿臃肿的中年黑人,他不说什么狠话,只是事务性地安排下岗缴不出房租的人搬走。有的家人大吵大闹,他也是很低调地等人消气了再说一句,“你碰上了我算你的福气,起码还有个人和你讲理”。 在家里养家畜的那位女士,看起来还是非常成熟自立有爱心的,下岗以后除了一点儿有限的福利补贴,她就靠着这个生意过活。她养的兔子,既可以当宠物也可以作食用,完全由客人自己决定。Moore刚开始去的时候她还有戒心,怕是来检查卫生的。后来几次就越来越乐意接受采访和拍摄。直到有一次,她表演了亲手杀死一只兔子,而且很利索地剥了皮,而一分钟之前,她还在把这只兔子抱在怀里嬉戏。 记录片不一定是客观的,就像这一部。Moore对通用肯定有个人恩怨,他用不着掩饰这个。他要做的事儿是,战术性地压抑自己的愤怒,用专业精神制作一部人们愿意看的悲剧性现实影片。我觉得他挺成功的。罗杰和我电影网友评论:处女作就如此惊艳。看罢甚至让我怀疑他的政治立场(笑)。这个家伙,太犀利了——最直接体现在他的剪辑上——且笑果颇多。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谐]完扔)揭露可谓不加掩饰,但事实是,他仍旧自豪自己是一位American。那位所谓的米国小姐,和那些在镜头前公然撒谎之人,让我想到四个字:美国白痴。看得我好恶心。迈克摩尔完全不懂经济学常识,一味的煽情【民粹主义】和断章取义【只展现资本家不近人情的一面而没有反映出那些懒得要死也贪婪的蛀虫工人嘴脸】,资本家和发言人都比他decent的多,对比起来摩尔真心low的不行【以前觉得很喜欢,现在觉得他不是蠢就是是坏。通用首先在美国关闭11间工厂,然后在墨西哥新开11间,毕竟那里的工人每小时只要70美分。再把省下钱收购其他公司,那些造军火的高科技公司。接着对工会说自己破产了,把削减工资时砍掉的几百亿暂时归还。最后把钱从工人手里抢走,建更多的海外工厂,夺走他们的工作。通过寻找罗杰为线索展开因美国汽车工业没落而使汽车之城弗林特镇的人民生活每况愈下各种问题接踵而来却无力回天的非客观纪录片虽是悲剧性的现实主义影片居民们无奈的美式幽默却无时无刻涵盖其中尤其是影片末尾圣诞节前夕的交叉剪辑悲凉从心底延伸…黑前东家的纪录片。很多人面对镜头的遮遮掩掩,眼神里的抗拒很微妙。记忆比较深得是导演和运动俱乐部的工作人员以及密歇根小姐的对话。资本的运作必然要低成本,工作机会流向发展中国家。川普上台后要振兴美国制造工业,是否真的会把岗位带回美国?#纪录与娱乐#在媒体如云的现代环境里,新电影必须争夺注意力,这就使得纪录片的故事叙述成为必不可少的元素。影片中麦克摩尔的有趣旁白跟随着他寻找罗杰却时时碰壁的行动在影片中占用的时间与该片对弗林特小镇汽车制造历史的回顾时间同样长。真的無法真心愛MichaelMoore,覺得他剪接的嘲諷性太不留情面了,不是要鄉愿,但留白一些更能讓觀眾去思考,有思考才更認同。但這部處女作實在是能以小見大,找對切入點而精準,怪得後來一路這樣做。彻彻底底的反工业资本主义视角的纪录片,摩尔一早就把各种尖刻的反讽和煽动性的素材编排发挥得淋漓尽致,自然也是又一次表明了纪录片作为观点载体的力量,大概这正是“客观”影像发挥的巨大“主观”性效果美国愤青追踪实录,Fragment时代的代表,观赏性很强,但其实还是他自己导演的成分比较多…后来对此他也有承认故意为之。以及密歇根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啊,当年的景象什么样,现在还是一模一样……胖子的处女座初见模型,全片以找寻罗杰为线索,穿插几个固定的线索,无论从背景音乐还是对白人物设定,对比讽刺作用很到位。纪录片的客观性真实性在迈克摩尔这里需要讨论,所以关于他的争议一直很大。真tm逗~我得补充一句,觉得纪录片就得客观纯属自欺欺人!像这样明摆着告诉观众我就是对通用火大,我就是要说他们,他们到底怎么样你自己看反而让我看来比很多保持中立的要来的真诚的多~有些评论真的是naive,这就是美国版的东北大下岗。看了他的其他纪录片再看这个,不胜唏嘘。1989年,六月大事发生,两年后苏联解体。而弗林特一乱就乱了二十多年。
备注:已完结
类型:恐怖
主演:ChristinavonBlanc BrittNichols Rosa
语言:德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ChristinavonBlanc/BrittNichols/RosaPaloma导演:赫苏斯·弗朗哥/让·洛林语言:德语地区:意大利编剧:PaulD'Ales类型:恐怖上映时间:1973 别名:邪恶女神/Christine,PrincessofEroticism/AVirginAmongtheLivingDead/AmongtheLivingDead/Zombi4:AVirginAmongtheLiving用户标签:惊悚,比利时,恐怖,全球十大禁播影片,变态,1973,国外电影,HDVD片长:75分钟imdb编号:tt0066914年幼失去母亲且在福利学校长大的克里斯蒂娜,又悲痛重来,她被要求到曼塞拉特接受她父亲的遗嘱。而她到达所要去的城堡的时候,家里其他的成员对她感觉都是那么陌生,他们所做的一切又令他感到难以理解。最后她知道他们都是被诅咒了,她父亲因此自杀,受到邪恶女神的诱导与控制。邪恶女神还利用她父亲对她施行咒语。在这充满诅咒和邪恶的地方,克里斯蒂娜究竟怎样把握自己?是生是死还是靠命运给她定夺?行走于活死人之间的处女电影网友评论:很久看过的电影,很欣赏ChristinavonBlanc主演电影.有中文字幕,有些诡异,有些恐怖。女演员全身不穿衣~女猪很美,片子也很诡异香艳算不算恐怖片。什么鬼=。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PierreBlanchar 盖布瑞·加布埃尔 查尔斯·文恩 雷蒙德·
导演:雷蒙德·伯纳德
语言:法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PierreBlanchar/盖布瑞·加布埃尔/查尔斯·文恩/雷蒙德·阿摩司/安托南·阿尔托/PaulAzaï导演:雷蒙德·伯纳德语言:法语地区:法国编剧:RolandDorgelès/雷蒙德·伯纳德/AndréLang类型:剧情/战争上映时间:1932-03-17 别名:用户标签:法国,RaymondBernard,战争,Raymond_Bernard,法国电影,CC,1930s,1932片长:110分钟imdb编号:tt0022787法国电影先驱,影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雷蒙德·伯纳德代表作!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一个法国军人经历了战争之后的醒悟。作为一部1932年的影片,它既没有带上过多的默片手法,也避免了有声片初期的一些通病,是一部相对成熟的有声电影。木十字架电影网友评论:估計是最真實最接近的戰爭片啦,那會那有象雷霆救兵那樣的特技啊,多個場面被後來的戰爭片抄遍了……好彩地係戲院睇嘅....影評人劉生映後介紹老美片商買版權不是重拍,而是寫明拿來用,即截取片段直接放在自己電影里,跟著還播放來看,果然看到剛看過的戰爭場面就插在其中,前後片段老美拍的,看得出不同.作为早期有声片,把战争的血肉模糊尸横遍野表现地颇具冲击力。人物塑造较薄弱,角色很难记住。没有表达政治观点和反战立场,只是客观再现战争对人的无情伤残,故当可算作一部高质量的战争片。非常不得了的作品。很少有战争片可以将写实、人的悲惨处境、以及士兵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刻画得如此棒。从快到中部就无比好看了。讽刺的战争与活在梦中永不能实现其梦的人的历史。32年的片,基本叙事视听水平优于现今的国产电视剧。不过也没什么劲。比只低半个身位的水准,但是某些方面一定直接影响了雷诺阿很沉重,需要非常有耐心才能看完的一部片子。想不到较早期的这部反战题材拍得如此之好。开场画面的十字架很震撼。阿尔托嗲~已下载一战。好看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杰拉尔·德帕迪约 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 AnneAlvaro Rol
导演:安杰依·瓦伊达
语言:法语 波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简 介: 波兰导演瓦依达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两个英雄人物搬上银幕,他们是丹东与罗伯斯庇尔,他们本来是一起分享革命胜利的革命派,却无奈因为理想的不同而分道扬镳,后来更成为夙敌。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公安委员会,为了镇压反革命暴乱和打击投机分子,实行恐怖政策,因打击面过宽造成人人自危。在那种环境下,... ◎花 絮: 这是一部用新的视角探索和评价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片,揭示了革命阵营内部的国民工会与救国委员会、公安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与斗争。瓦依达对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性格做了改动,将丹东描绘成一个充满理想和热忱、敢于斗争而不惜牺牲自我的英雄人物,目的在于借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来呼应其时正如火如荼的波兰团结... ◎获 奖: 1984年英国学院奖最佳外语片奖 1983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奖 1984年伦敦评论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 1982年法国电影路易斯·德吕克奖 1984年波兰电影节评论奖丹东电影网友评论:7/10。和平会随着革命的黎明如约而至吗?瓦伊达持否定,在社会转型时期多种政治理念的交替产生矛盾,引发不同派系的仇杀。影片塑造人物时没刻意设置道德界限,无论罗或丹都有不怕为政治献身的崇高。不过每场戏都充满乱糟糟的争吵,很难让人对这段历史感兴趣。死灰般冷色调和突响的超重低音乐确实阴森。瓦伊达最好的电影之一。(至少前三)曾经被拥罗的历史学家评论过“我希望将会有和您一样的才华横溢的导演站在罗伯斯庇尔一边。”以及某人诟病和历史的不合,不知导演只是以历史浇自身之块垒,单纯还原历史,如那部200周年献礼片和大部分历史片,只会拍成平庸之作。这部电影出现的大量象征,有机会详细政治讽喻剧,影射当时尚处于军管的波兰。拍得太脸谱化,不好玩。瓦伊达把丹东完全拍成了瓦文萨,有意思的是它也让观众看到丹东/瓦文萨这种魅力型领袖的弱点:无视规定和程序。瓦伊达是瓦文萨的脑残粉。他在瓦文萨政府中任过职,让瓦文萨在《铁人》里扮演了他本人,前年又拍了部《瓦文萨:希望之人》。开始认为海报夸张到看完觉得不足以表达内在恐惧,不管一代代为理想而战的斗士们声嘶力竭的怒吼如何响彻穹顶,人性黝黯不会改变,由人性组成的社会性更是沉痼自若,通过外在的制度只能减缓和约束,固有顽疾根本不可能连根拔除;扣求能看大银幕,油画质感,监狱里的鼓点乐、托举的婴儿等一幕幕肯定更震撼配乐从头到尾让人脊背发凉,恐怖统治的氛围营造得实在高超。可我真觉得GG不太适合演丹东,感觉他不论演谁,其实都在本色出演。耀眼是耀眼啦……我还是更喜欢KMB诠释的丹东。不过餐厅里那场戏真是绝了。至于评论那些仰慕暴政的人,自己就生活在暴政下,这恐怕是世上最轻而易举的“求仁得仁”了。“政治和正义无关。”“人能维护自己的权利时才有权利。”“人民是薄情寡义的。”“革命吞噬自己的孩子。”“不是人民嗜血,是你!人民只想要和平地生活,不要把你的嗜血加诸他们身上。”“害怕暴君回来,他们自己变成了暴君。”认同丹东的政治理想,只是,他太相信人民了!罗伯斯庇尔这个神经质!3.5星,瓦伊达的借古喻今。。。闹革命容易守革命难,敢于为人民说实话的最后都会走上“断头台”。。。在激情澎湃的摄影调度下仿佛有股洪流从银幕倾泻出来,相比丹东的扮演者德帕迪约其实还是罗伯斯庇尔的扮演者沃捷希奇·帕斯佐尼亚克的表演更精彩更传神。。。PS“人民唯一的敌人就是政府”【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以法国大革命历史为题材的政治电影。围绕罗伯斯庇尔和丹顿两个政治人物的分裂与矛盾,描绘了他们生命中最后一段日子。除非提前做功课,否则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知识的缺乏会导致观众难以理解片中政治派系的关系和政体,倍感沉闷。后期配音有疏离感。片尾30分钟才迎来高潮这片太好了。每一段辩论都令人印象极深。卢梭说民主制“这么完美的政府是不适于人类的”,罗伯斯庇尔的观点又过分纯粹。丹东和德穆兰是相对温和的革命者,圣茹斯特是几乎盲目的追随者。每个人都为各自的信仰受到审判,每个人都为各自的信仰而死去。人永远像松鼠那样“会一遍遍跑回来挨枪子”。我去年才对精英政治有了认同,感到民主政治确实是低效的。因为大部分民众面临选择幸福生活的道路的时候会面临一个问题,“幸福是什么呢?”。道路是曲折的,但一定是光明的。人性是可以指望的,郝景芳是个很好的例子。自由领导人民,有时候人的首要需求并不是自由,但这一定是最终极的。法庭辩论还能再空洞点吗?革命恐怖时期的氛围营造不错,从罗伯斯庇尔的眼睛里可以看到熊熊燃烧着的道德法官的激情。如果要说反思法国大革命的话,当然也有……但要看你满足于何种程度的反思了,或者说反思到何种程度才恰好能满足你对善的渴望又不至刺痛自洽的良知→_→果然是有情节又震撼人心的传记电影,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罗伯斯庇尔演讲时拼命踮起的小脚,丹东激情澎湃的演说,飘逸的黄发,沧桑英俊的脸庞,还有最后高耸的断头台下浸染鲜血的木桩。。影片最后,罗伯斯庇尔苍白无神的脸颊配上小男孩背诵人权宣言的条款,更加让人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