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IronMaiden KerryKing Sepultura Scor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IronMaiden/KerryKing/Sepultura/Scorpions/拉斯·乌尔里克/XJapa导演:SamDunn/ScotMcFadyen语言:英语地区:加拿大编剧:类型:纪录片/音乐上映时间:2008-06-20 别名:全球金属用户标签:纪录片,摇滚,Metal,音乐,环球重金属之旅,加拿大,重金属,Documentary片长:Canada:93分钟imdb编号:tt1249171这是继"Metal:AHeadbanger'sJourney"成功后,人类学家兼金属迷SamDunn与伙伴及导演ScotMcFayden推出的又一部波及面更广,更深入到全球金属圈的记录片,走遍全世界寻访到众多的金属乐队,金属迷,了解世界各地的金属文化,甚至当地人文。 在离开了金属的根据地北美与欧洲后,"Globalmetal"涉足南美(巴西)、亚洲(日本、中国、印度、印尼)、中东(以色列、伊朗)等国家,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部分平日难以“琢磨”的金属域,让我们被象印尼、巴西这样的国家如何受到金属的熏陶而完全震撼,让我们再一次看到疯狂的金属迷不仅在北美与欧洲才有,让我们被年轻人对金属的热忱征服。 当然除了震撼,还有许多轻松搞笑的成分,实在想不出有任何一个金属迷会拒绝去看一个属于自己个性的电影。 官方网站《环球重金属之旅电影网友评论》研究人类学的资深摇头党小伙子拍的,角度果真选得很好,整体路线串联得也很棒。中东国家太酷了!!唯独中国让我剪掉一颗星,谁说没有重金属乐队来过中国演出?再者就去了个北京,二三线城市多少牛逼重金乐队都玩着躲猫猫呢。中国摇滚水太深,谁也探不到底、、、我错了,才发现是08年拍的,改成五星了摇滚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一直被边缘化。一个人类学专家走访世界去探寻重金属在那些地方的生存状况,挺有意思的命题。除了巴西全部来自东方亚洲,说老实话,除了中国和日本,以前还真不知道阿拉伯和印度,乃至印尼也有重金属,其实重金摇滚并不像表面(手势、长发、甩头、纹身)那么符号这片主要是在提出问题,挖掘较浅。我不懂历史和政治,但是觉得在那样的国家里,Slayer的地位真的邪得要死。对于中国金属圈的挖掘还是比较浅,迷笛的部分的确让人动容。混迹在日本的Marty和PG让我真的感叹日本的文化包容度和学习能力。真心羡慕这个国家同时真心为中国金属乐祝福。是继"Metal:AHeadbanger''sJourney"成功后,人类学家兼金属迷SamDunn与伙伴及导演ScotMcFayden推出的又一部波及面更广,更深入到全球金属圈的记录片,走遍全世界寻访到众多的金属乐队,金属迷,了解世界各地的金属文化,甚至当地人文。里面提到一个以色列团曾寄了demo还是啥东西给瓦哥,瓦哥复:“真希望萨达姆可以杀光你们”,气得人家回信开骂……瓦哥这人吧……怎么讲,毒性很强。B站那个中字很差,awful和awesome都分不清,能不能行啊?不能论金属如何给第三世界的人带来解脱,自由感。知道了唐朝,施教日。金属乐如何到中国的,里面的解释是金属乐在中国流行是因为卖不出去的碟子当垃圾处理辗转到当时不富裕的中国各种熟悉的脸庞噗……叫某人乐死了yangichliebedich叉脚盆当年好牛逼啊阿三那正经比我们这面氛围好啧啧都来哇啃吧看到头儿thomasJensen鸟~和前一部相比少了大牌,但依然值得一看。中间访问了天朝,穿插了几个国摇现场。核心还是很明确的——摇滚是开放的音乐。看着现在半死的国摇,原因大概都清楚...10年前的片,变化真大。一种媒介消失,另一种新媒介出现,不变的是内核。这过程被叫做“文化”。金属乐会死亡吗?一定会。但永远有新的形式出现以替代。为这个纪录片的新视角加一星。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重金属,重新发现的不止是重金属自身,对于导演而言,也是对戴着西方有色眼镜的人类学教育的反省。巴西的现场真是震撼,能看到蝎子真是幸福啊……果然有气质高雅的音乐家国际林啊……金属观光片……最后铁娘子那个合唱真是蛮感人的……第一部放出后反应强烈,全球各地金属迷纷纷致电,哥们又有了新思考:金属文化是如何在全球传播以及被认同的?(没翻译看得好难受。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TildaSwinton GoranVisnjic JonathanT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TildaSwinton/GoranVisnjic/JonathanTucke导演:大卫·西格尔/斯科特·迈克吉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大卫·西格尔/ElisabethSanxayHolding/斯科特·迈克吉类型:剧情/悬疑/惊悚/犯罪上映时间:2001-08-08 别名:午夜摇篮曲/暗夜摇篮曲用户标签:美国,TildaSwinton,同志,悬疑,剧情,2001,美国电影,Tilda_Swinton片长:101分钟imdb编号:tt0250323想看一部阴郁的黑色电影(注)吗?《暗夜摇篮曲》正准备以它的这类特征来娱乐观众:果敢坚毅的角色、匪夷所思的剧情转折,以及丰富的视觉效果,从而荣获今年圣丹斯电影节最佳摄影奖。这部影片是根据伊丽莎白·沙娜希的小说《TheBlankWall》改编而成,是戴维·西格和史考特·麦基合作的第二部影片,前一部影片《缝合》与本片相似的主题是关于社会安全遭到破坏。(注:犯罪电影的一种,以晦暗的摄影手法与背景不祥的音乐作为烘托,着重描写愤世嫉俗的反派角色) 故事围绕一位平凡的母亲玛格丽特·霍尔(蒂尔达·史温顿饰)展开,当她发现自己17岁的同性恋儿子与邋遢的酒吧老板交往时,她平静的郊区生活因此而被搅乱了。而在她发现所说的情人死在她家附近后,故事情节就更加激化了。想到她儿子肯定卷入这起谋杀案,玛格丽特立即进入保护子女的角色,不计后果地处理了尸体。 恶梦到此并未结束,这个男人的狐朋狗友们拿来业余爱好者拍的她儿子和他情人的色情录影带来勒索玛格丽特。玛格莉特和勒索者亚历克(高伦·维斯吉克饰)最后发展成一种奇特的关系,这是电影高潮的组成部分。 本片从未沦为情节剧,故事以讽刺性的曲解、史温顿出色的演技,令人回忆的摄影得到维系。影片也因为尊重观众的智慧,绝无投机取巧,敷衍了事而赢得了赞赏。 《暗夜摇篮曲》的广泛发行标志着一个独立制片的偶像蒂尔达·史温顿的一个新的开始。以前你可能没听说过她,但她凭着魅力四射的演出和吸引人的角色,拥有了一群人数不多但狂热的拥护者。史温顿钟爱特写镜头,她曾说:“象征性电影是艺术”,这在她的新上映的影片中一览无遗,影评们说那可能会为她赢得奥斯卡奖。 史温顿来自伦敦的一个苏格兰上层阶级家庭,在踏入戏剧界之前在剑桥受过教育。她涉足电影界始于与英格兰艺术电影导演德里克·贾曼的长期合作。后来,史温顿受欢迎的电影有:《黑色芳心》、《LoveistheDevil》,和迄今为止最出名的作品《美丽佳人欧兰朵》。她在剧中扮演一个男人,活了四百多年后最终变成了女人。史温顿也因为这部影片而成为了可以保证票房收入的女演员,但她仍继续接演一些非传统而具挑战性的角色。 她在《暗夜摇篮曲》里的角色,显然是个普通的郊区母亲,而不是一个被激动人心的事件从自满中摇醒的人。史温顿喜欢她的角色被迫去思考与质疑,她说,在女性的角色中,这是十分少有的。蒂尔达·史温顿的演出或许会使她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尽管她的名声唾手可得,蒂尔达·史温顿仍然脚踏实地,继续保持她创造性的人格。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NicolaWalker
语言:英語 Eng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NicolaWalke导演:杰西卡·霍布斯/LucyRicher语言:英語English地区:美国/英国编剧:艾比·摩根类型:劇情Drama上映时间:别名:家裂用户标签:英剧,人性,BBC,英劇,家庭,剧情,TVSeries,Drama片长:imdb编号:tt7631146BBCOne在过去预订了剧集《TheSplit》,而SundanceTV在TCA上宣布将与BBCOne合作拍摄该剧;《TheSplit》由艾美得奖者AbiMorgan负责,讲述在这快节奏的世界中,三姐妹Hannah﹑Nina及Rose皆是离婚律师,Hannah与Nina在竞争对手的公司中领导离婚及家庭法的律师,只有三妹Rose还在找寻自己的位置。同时,三姐妹及母亲因为那缺席了30年的父亲/丈夫Oscar重新出现,令她们的生活面临瓦解。家变电影网友评论:真实且丧的人生,真的没有比英国人更会拍的了,对比Divorce,忽然理解了看英剧的人为何会鄙视看美剧的人。不爱丈夫的Hanna,出轨的Nathan,到底谁才是更大的liar,更可恶的渣呢?爱情里面没有对错,只有爱得更多的那个付出的更多,原谅的更多。可是“曾经最掏心,所以最开心”,这么一想,也算是求仁得仁没什么可埋怨的了。离婚律师看透了婚姻的真相,却仍然相信爱情,如同英剧里典型的主角们,丧丧地活着,但谁知道呢,也许哪一天好事就发生了。此剧imdb口碑一般,豆瓣分好高,惊!为啥女主妈妈一直给抛妻弃子的男人钱。好讨厌那个众口夸有魅力的男同事,不就是个觊觎人家老婆的男小三,还各种工作场合撩女主,真恶心,呕。全世界的玛丽苏剧都这个德性么?还好女主长了一副正直脸,减少了观剧不适,虽然两次敲男小三家门深夜送炮的行为也是很迷。“家庭是脆弱的,恐怕在你抛弃它之前,你就会抛弃它了”如果只做自己就是自私的人,如果顾全大局是懦弱的人,可能这才是生活的艰难之处也是必然。婚姻生活作为一个浓缩的社会,夹杂了家人感情,血缘关系更复杂的存在,变得更难,如果一切的借口都成立,就不会有那么多无可奈何,希望仅存的是爱今年最好的以女性为中心的家庭伦理剧,重心在于中年女性的家庭生活、事业发展、配偶出轨、自我觉醒。三集的铺垫有点长。而拥有稳定事业、三个子女以及苦苦挽留丈夫的女主,最终奔向追求者的结局,不禁感叹影视作品纵然来源于生活,但旨在满足普通人做不下的决定,或是得不到的东西。看推荐说是“傲骨贤妻”同款,事实是差太多。女主一直爱在那踱步,晃得我头晕,老是眼神示意,欲言又止,不爽啊。律政上也没有专业性,节奏松垮,虽说定制了第二季,但应该不会追了,虽然很爱看伦敦的街区风景。Bytheway,女主的那件风衣很好看。又一部精致英剧。女性视角入手,家庭、事业、婚姻、人生、爱和恨。婚姻律师的故事基底,引出现时代的爱情婚姻问题。故事丰富,情节饱满,制作精良。面对人生与自我,担起那么多的责任,却总容易忽视最重要的东西,内心的真诚,与爱。第一次对英剧那么着迷,在期末复习周依然内三天看完。莫名开始喜欢英腔,配上演员纯天然的皮囊,恰到好处的细节,被情节牢牢抓住不放。我觉得,一部最得我心的剧应该是不必去探讨孰对孰错,顺其自然,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就好。“婚姻这种制度,是为了平均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社会设定的。”此剧属于跟gonegirl一样的日常恐婚套餐。(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最想念伦敦的清晨和傍晚,女主的衣柜很适合我,不喜欢结尾扣一星。“婚姻这种制度,是为了平均年龄不超过四十岁的社会设定的。”此剧属于跟gonegirl一样的日常恐婚套餐。(男人都是大猪蹄子!)最想念伦敦的清晨和傍晚,女主的衣柜很适合我,不喜欢结尾扣一星。结婚前一天跟别人睡了这不是出轨?老公跟别人睡了,就这么搅得天翻地覆,两人其实不是一样吗?而女主还从结婚开始骗到现在。。最后她还是出轨了,说是勇敢,其实只是在等着一个爆发点而已。越往后越好看。有人说女主中年玛丽苏也不漂亮还有帅哥围着转,抛开剧情不谈,就这种看法真是挺狭隘。为什么会觉得必须要长得漂亮才会有人爱??就没遇见过外表不出众但极有魅力的人?越往后越好看。有人说女主中年玛丽苏也不漂亮还有帅哥围着转,抛开剧情不谈,就这种看法真是挺狭隘。为什么会觉得必须要长得漂亮才会有人爱??就没遇见过外表不出众但极有魅力的人?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艾丽丝·费伊 卡门·米兰达 尤金·佩里特 爱德华·艾沃瑞特·霍顿 谢拉
导演:巴斯比·伯克利
语言:英语 葡萄牙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艾丽丝·费伊/卡门·米兰达/尤金·佩里特/爱德华·艾沃瑞特·霍顿/谢拉·瑞恩/戴夫·威洛克/PhilBaker/BennyGoodman/夏洛特·格林伍德/TonyDeMarco/JamesEllison/BandodaLu导演:巴斯比·伯克利语言:英语/葡萄牙语地区:美国编剧:WalterBullock/NancyWintner类型:喜剧/爱情/歌舞上映时间:1943-12-24(美国) 别名:黑帮都在这里/TheGirlsHeLeftBehind/Bananasplit用户标签:歌舞,喜剧,美国,1940s,美国电影,MOC,卡门米兰达,不是默片片长:103分钟imdb编号:tt0035916PlayboyAndyMason,onleavefromthearmy,romancesshowgirlEadieAllenovernighttosucheffectthatshe'sstarry-eyedwhenheleavesnextmorningforactivedutyinthePacific.Onlytroubleis,hegavehertheassumednameofCasey.Andy'seventualreturnwithamedaliscelebratedbyhisrichfatherwithabenefitshowfeaturingEadie'sshowtroupe,atwhichshe'ssuretolearnhistrueidentity...andmeetVivian,his'family-arrangement'fiancée.Mostlysonganddance.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彩色片最佳艺术指导和室内布景(提名)JosephC.Wright / ThomasLittle / 詹姆斯·巴斯维高朋满座电影网友评论:伯克利又俯拍了,倾斜的镜头还是有点意思的。但这毕竟都是1943年了,伯克利还在拍金融时期受欢迎的大型团体操,无语。最后的万花筒估计在大银幕上看会头晕,而且那一颗一颗飘来飘去的人头其实很惊悚的好么!!不能决定什么叫camp但这绝对是早期hallucinating代表作啊。到最后被催眠了。大量美腿和香蕉,最后一场歌舞戏在胶片鲜艳的色彩以及万花筒迷幻特效的烘托下简直嗨到飞起。卧槽天哪我了个去我到底看了什么简直炸裂全程惊叫大笑挪不开眼合不拢嘴ending什么鬼我根本就没看好么,我是听完的…CarmenMiranda不管带上多大的装饰品都不唐突题外吐槽话:是谁翻译成黑帮都在这里的呀?——————24.08.2015观看对音乐剧无感,不过里面的歌曲很洗脑。。。最后的结尾好wierd3.5导演嗑药了吗,这么好看,色彩专家,大排场专家香蕉女王卡门米兰达的定型之作个性十足绝对是过目不忘精彩的运动摄影。最后嗑药般的视觉风格下载链接在哪里呢?感谢大神好喜欢丰收女神啊!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AnasAbdirahman SebastianBlyckert Ya
导演:RubenÖstlund
语言:瑞典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AnasAbdirahman/SebastianBlyckert/YannickDiakité/SebastianHegmar/AbdiazizHilowl导演:RubenÖstlund语言:瑞典语地区:Sweden/France编剧:FrançoisReumont/ChristopheTurpin/ErikHemmendorff/RubenÖstlund类型:剧情上映时间:2011-11-11(瑞典) 别名:游戏用户标签:瑞典,RubenÖstlund,2011,剧情,Ruben_Östlund,鲁本·奥斯特伦德,瑞典电影,Sweden片长:118分钟imdb编号:tt1376717以雅尼克為首的幾個黑人小孩,指控兩個白人與亞裔男孩偷了他們的iPhone,然後脅迫他們四處遊走,過程中還不停嘲諷、玩弄、霸凌,直到最後…。導演後座力驚人的新作,如解剖刀般凌厲劃出瑞典境內的種族、社會與階級問題;幾乎一景一鏡的長鏡頭,更像偷窺般殘忍捕捉這群孩子的尷尬處境。近年最出色的瑞典新片,也讓導演被視為瑞典的下一個大師接班人。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提名)鲁本·奥斯特伦德 第24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鲁本·奥斯特伦德儿戏电影网友评论:鲁本如同敏锐犀利的社会学家,用镜头解剖瑞典社会问题。从黑人男孩诈骗团伙切入,讲述黑人男孩们为合理骗取白人男孩手机财物而相互配合(黑脸白脸)胁迫他们四处游走,在此过程中带出种族、阶级和移民问题:黑人移民威胁社会安全(抢劫捣乱)、根深蒂固种族歧视(白人对黑人的恐惧和厌恶)、中产白左的冷漠旁观(无人关心被抢劫的白人男孩)、滑稽刻板(反复广播寻找摇篮主人)及虚伪同情(关心被教训的黑人男孩)、黑人移民生存困境。监视器视角(偷窥)和全/远景别的冷静观察,一场景一长镜、寄托摄影(车)和画外空间的场面调度,隐忍克制但回味无穷,表面简单但内在复杂。影片不动声色的讽刺了瑞典社会的所有人,但没有做出明确的价值判断,即便是这群惹人厌烦的黑人移民男孩,他们行为随意满口脏话滥用暴力嘲弄取笑他人,但也有自己的荒诞原则。一则寓言。导演想要表达的是移民之所以“为所欲为”,是因为人们的配合与绥靖,这就是play的含义,不配合也就无法play了。不同于小混混的原因就在于此,小混混属于本地的体系中,而移民打破了本地的规则,也就产生了“配合”这一问题,因此把人物改成本地混子电影就完全变了。改成大人的话,也会缺乏play的味道。可以说,改一点本片质量就会下降很多。成人世界的荒谬需要一个小孩;孩童世界的儿戏则需要一位大人(本片把人类世界的问题缩小为孩童世界的儿戏);人类世界需要什么,恐怕是清醒而健全的人(对于某些人恐怕是上帝)吧我看过最恐怖的儿童电影,因为它超出了儿童成长本身这一狭小空间,而是放眼到了与整个社会和外部世界的连接上来。鲁本的眼光太过犀利与敏锐,移民种族问题分明是这几年才激化,国际流氓和无赖也是这几年才渐露峥嵘,可他在八年前就已经有了如此深刻的洞察。鲁本也是勇敢的,他的批判对象在三部作品中,从种族移民到政治正确,从中产阶级和精英主义,真是一个都不落下。但比起《游客》和《方形》,这一部更为凶猛直接,有一种不加雕琢的原始力量。极具个人特色的平移长镜头,更是看得人不寒而栗。其实一直不怎么愿意看这种有霸凌元素的电影因为会看得我很生气很难受鲁本在这部里由儿童欺凌上升到了种族和社会制度讲了一个西方社会人人心里明白但是都不敢说出口的问题最喜欢的就是他一直在线的冷静客观又克制的风格鲁本式讽刺真的太过瘾了摇篮的隐喻一开始会觉得比较脱离比较晦涩但是看懂了就会发现其实很妙鲁本·奥斯特伦德非常擅长讽刺人类的虚伪和自以为是。借着移民欺辱和抢夺本国儿童的故事来讽刺成人世界的荒谬。在如此发达和受教育程度这么高的国家,居民却依旧用双重标准来对待和区分种族和不同阶段的人。最后两个成人之间的对话在那些圣母脸上狠狠抽了一鞭子。可惜快车上的戏和主线太抽离了,想法多不行了,奥斯特伦德太对口味,可能要晋升为在世导演中我最喜欢的一位了。把政治运动比喻成儿戏,又把一场关于“偷手机”的儿戏讲得头尾完整且妙趣横生。通过八个小朋友的群戏——提一句调度这么多小孩子表演的难度简直不敢想——算是把可笑的“口号政治”讲清楚了。声画掌控成熟,节奏完美,幽默顶级。穆斯林移民孩童以儿戏完成偷窃,白人成年男性用暴力诉诸所谓的公平,弱势与强势关乎种族和社会地位,亦关乎年龄和道德站位。导演用固定长镜头讲述故事,又以远景构图试图让观众主动进入故事,一切都很美好,直到导演开始让女路人说教,固然突显了主题,手法却不高明,导致本来强大的结尾也有点不伦不类伪纪录片式的客观呈现,基本上是一场一镜,调度足以证明奥斯特伦德有成为新一代瑞典电影大师的实力,剧作上典型的伞状结构。从孩童视角阐述难民移民给欧洲带来的实际问题,反种族歧视的种族歧视者,对圣母病患者总结的很到位!相比方形更喜欢这部,奥斯特伦德看来是要专注黑小黑和圣母病一百年了……连续的长镜头组接在一起,远观了一场孩子之间的儿戏,孩子们的犯罪伴随不知天高地厚很可怕,更可怕的是这些思想都是从成年人那里学来的,该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小罪犯们,还有看似正义般以牙还牙的成年人。生活化的对白和近乎本色的表演真实且具有很强冲击力,就是片子有装逼的嫌疑。★★★和哈内克给我的感觉有点相似:不忍卒读。我很讨厌霸凌题材,会为里面的人感到不甘心和愤恨,(大概是因为我就是那种特别反抗的人)我觉得那个白人小孩很蠢,那仨小孩很怂,看这部片子前我对黑人的情感不会太负面,但看完之后我有偏见了……奥斯特伦德很厉害,入选小黎喜爱导演前五真正的冷静客观,大部分固定镜头,即使有少数镜头移动也是因情节发展的需要。单一固定镜头的使用,这不仅是营造生活真实感,更是不加干预“第三人视角”让一切呈现在观众面前。并且鲁本还喜欢在片中加一些无关剧情的镜头哈哈哈,会造成一点叙事上的断裂感,但是却显得更为真实好玩北欧幸福指数下的移民和种族问题,鲁本用几乎全篇的远景固定长镜头,像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纪实视角,尤其是在流动的车厢里更甚。这种旁观者的态度直到最后两幕才出现改善,但只是笼罩在圣母光环下的片面态度,反倒是更加冷酷。爬树的那一场戏很棒。不过个人还是喜欢方形和游客。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PenpakSirikul SupachaiGirdsuwan Ann
语言:泰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PenpakSirikul/SupachaiGirdsuwan/AnnSiriwanBaker/KitchyaKaesuwan/PapussamolPawatkamolpat/ApassapornSaengthon导演:SranyaNoithai语言:泰语地区:泰国编剧:SranyaNoithai类型:剧情/同性上映时间:2012-03-22(泰国) 别名:She:TheirLoveStory用户标签:les,泰国电影,泰国,爱情,同志,同性,2012,LGBT片长:90分钟imdb编号:tt2273541布瓦(PenpakSirikul饰)和丈夫阿威(SupachaiGirdsuwan饰)结婚多年,两人育有一女,生活十分幸福美满。然而,某一日,厄运降临到了她的头上,经医生确诊,布瓦患上了不治之症,时日无多。痛苦之中,布瓦决定不拖累家庭,同丈夫离婚,之后,她独自来到了度假村,想要在此了却余生。 一次偶然中,布瓦结识了名叫小俊(AnnSiriwanBaker饰)的摄影师,这个周身散发着独特气息的女子深深地吸引了布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渐渐走到了一起。然而,就在此时,阿威再次出现在了布瓦的面前,一边是昔日的丈夫,一边是深爱的恋人,走到生命尽头的布瓦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为她的一生画下句号。她们的爱电影网友评论:阿俊和阿姨的故事也太扯了吧....感情来的太唐突,毫无铺垫和基础,还要故意弄个绝症,两人的故事毫无动人之处。另外一对倒是更可爱一些,至少从相识相知相爱,还有个欢笑泪水的过程。AnnBaker的发型真是把她所有加分都扣成负数了,这片真的有够让人失望的,还是看看预告片自己联想联想会更美好一些。讲的是两对女同的爱情,一对是被前男友拍艳照放上网的专栏作家和帅T邻居,一对是癌症晚期选择和丈夫离婚独自一人到度假村安度的女企业家和年轻摄影师。感觉感情铺陈都太单薄,相比来说,第一对的感情发展比较能接受且更具现实性,第二对就有点为爱而爱的感觉,如果能着重于其中一对或许更能感染人吧。如果不去计较情节,总的来的拍得很“温柔”。前半段还是很顺的,后半段开始莫民奇妙的琼瑶,剧情开始走向没逻辑又狗血,没有好好完整这个故事,想铺点东西却走歪歪了。 大龄御姐那段,这位御姐可以为了不让家人伤心而在病重后离开丈夫和家人,甘心做恶心,却那么轻易的爱上或任由一位年轻的女生爱我不想说剧情有好狗血,也不想说演员的演技有多垃圾,有多作,有些该一带而过的镜头拉那么长,脑壳有问题啊。不过这些都不重要,看到小彼了,其它的都是背景了。只给一星,为小彼再加两星。小彼真好看,温暖干净,真好。无论是只能远远站在你的病房外,得知你即将离世也只能偷偷在海边哭泣,还是与家人僵持多年终于换来接纳。都分外让人心酸。“一句对不起,并没有告诉我,但你离开人世那天,我要怎么生活下去”“好感人,特别是忘年跨越性别跨越生死的爱。。。不要说一个没有按照他人意愿选择自己生活的人自私。。。人,生来就有选择的权利,包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小彼那对儿的感情铺垫不丰满,不知是因为后面前男友出现做准备还是什么原因。但是小俊这对所饰演的真心赞。推荐!同性的爱本身就是人性,与异性爱没有区别感觉一个人只是因为被男人伤害了,一个只是寂寞~~T能得到的只有这些吗?故事烂也就算了,重口味又不养眼的组合~我很受不了阿俊这种长相…两条其实可以各自发展的故事线勉强凑在同一部片,可能编导担心片子材料不足吧。结果两段恋情总算是各自各“精彩”……片末煽情了些。两星半吧,剧情发展不是很有逻辑,后来看一个介绍,才觉得值得为那里面的一句话加半星:“我还是喜欢男人,不是女人,但是,我爱你”看哭了。但是发现豆瓣年轻们却给了低的评分和评论。可能爱情这事,只有经过岁月的磨砺和沉淀,才会真的领悟。祝福天下所有有情人吧。可能是每个国家电影的风格都不相同,但这片真让人提不起精神好好看完,不能说太假,但总也觉得这里面的感情都有些莫名其妙。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福里斯特·惠特克 文森特·多诺费奥 伊芬什·哈德拉 GregoryCi
导演:内详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NigélThatch加盟福里斯特·惠特克主演、《毒枭》主创打造的Epix黑帮剧《哈林教父》(GodfatherOfHarlem),将饰演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尔科姆·X。Thatch此前已在《塞尔玛》饰演他,获得好评。 《哈林教父》源自真实人物:当年纽约著名的黑帮老大BumpyJohnson(惠特克饰演),来自《毒枭》主创ChrisBrancato和PaulEckstein,聚焦Bumpy的暮年:1960年代,Bumpy坐牢十年后出狱,发现自己曾经掌控的哈林街区步履维艰,意大利黑手党Genovese家族已经接管了他的地盘。Bumpy意图夺权,在此过程中,他与理念激进的传教士马尔科姆·X结盟。这个城市面临着激烈的人权斗争,以及一场激烈的黑帮战争。文森特·多诺费奥(《夜魔侠》)、IlfeneshHadera(《亿万》)、新人AntoinetteCrowe-Legacy等也参演。 马尔科姆·X早年曾加入黑帮,他在狱中悔悟,加入穆斯林教,出狱后成为一名黑人人权领袖。他口才极佳,办事雷厉风行。与马丁·路德·金不同,马尔科姆·X主张暴力革命。后期他态度有所转变,与伊斯兰民族组织决裂,变得相对温和,但一直坚定主张“采取任何措施追求进步”。1965年,他在一次演说中被伊斯兰民族组织成员刺杀。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FlorianeDaniel HeinrichSchmieder An
导演:JanRuzicka
语言:德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FlorianeDaniel/HeinrichSchmieder/AndreasBrucke导演:JanRuzicka语言:德语地区:德国编剧:类型:上映时间:2002-02-12(德国) 别名:用户标签:cctv6片长:93分钟imdb编号:tt0311286女记者朱丽娅与杂志社编辑麦克斯在一艘豪华游艇上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并立下了神圣的婚姻誓言。四年后,平淡的婚姻生活将当初的激情消磨殆尽。麦克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忽视了与妻子的情感交流。朱丽娅也终日忙碌,当上了杂志社的名牌记者。结婚周年纪念在即,朱丽娅忽然收到婚姻登记部门的来信:由于他们的失误,她与麦克斯的婚姻是无效的。朱丽娅满心欢喜地等待着麦克斯的第二次求婚,而麦克斯却无动于衷。愤怒的朱丽娅辞去工作,离开了麦克斯。失落的麦克斯终于意识到朱丽娅对于他生活的意义,他决心重新追求朱丽娅,用自己的诚挚赢得她的原谅,再一次感受爱情的美丽……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伊丽莎白·吉莱丝 伊莲·亨德里克斯 丹尼斯·利瑞 约翰·考伯特 乔什·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摇滚乐手JohnnyRock人到中年,渴望发财渴望成名,然而目前他却二者皆无。二十年前他曾经红极一时。放荡不羁的他不但抽烟酗酒嗑药,还睡了好朋友的老婆,最终因私生活混乱不堪葬送了前程。时过境迁,John还能重新获得喜爱吗?性毒品和摇滚乐第一季电影网友评论:关于摇滚圈那点子毒品、乱交的破事儿,剧情基本是怎么黄暴怎么来,笑话大多比较冷,好在一众演技咖撑起了不那么出彩的故事编排。本质上说属于三星水准,不过......女主美得实在是太对我的口味了!就算剧情再俗套十倍,光是看着女主舔一季屏我都不觉得亏啊.....每周都有像你一样的人在出道,蓝眼睛和性感的胸,你趾高气扬是因为你年轻漂亮,而且雨中不同。但是相信我,当你在事业上受挫20年,你就不再与众不同,你也会成为一个无名小卒,你会为了你想要的付出一切,就像我一样。这大叔大概是全世界最招我喜欢的男主了只是我好讨厌现在关于音乐的剧都必须放个臭流行嗓女主进去试图讨好所有人当年smash也是这样就不能摁住一个方向好好做个有音乐文化的剧吗反正怎么着都没人看关于摇滚圈那点子毒品、乱交的破事儿,剧情基本是摇滚巨星身上的事儿,笑话大多比较冷炮轰不少摇滚#老炮儿#可是最后变成了家常里短的情景喜剧。本质上说这片属于三星水准,只为了#摇滚#再加一星吧本季新剧。不知怎么让我想起来《我本坚强》。为什么一说到摇滚,就一定要那么乱交,吸毒的颓废劲呢?硬摇滚真不是我的菜啊,不过本片男主的女儿的确挺有意思的,后面还会追下去看看~~个人评价:B。哈哈哈笑死了~VikingMetal..isthatathing?Itneverbecamecool.Thehelmetswerereallyexpensive.完爆Vinyl,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的Showbiz题材美剧(然而并不推荐所有人看,各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梗简直不要太多~~~本以为这剧是向摇滚老炮致敬,没想到到处拿摇滚老炮开涮。本以为是摇滚版的音乐之乡,结果发现是音乐版的摩登家庭。。。补完了第一季,除了不喜欢女儿之外,其他成员都喜欢。强尼造型还原鲍薇薇,贝斯和鼓手CP萌。第二季继续追女主一开嗓就让人倒胃口,还是去唱唱流行哄人开心的东西吧。倒是涅瓦那的鼓手在片头客串了一把。感觉ElizabethGillies这个角色就正好是胜利之歌里的角色长大后的样子嘛我很喜欢这部剧,摇滚不羁外衣下的清新喜剧小品,画面色调赏心悦目。有韵味。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梅尔·吉布森 西格妮·韦弗 琳达·亨特 迈克尔·墨菲 BillKerr
导演:彼得·威尔
语言:英语 塔加路语 菲律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彼得·威编剧:彼得·威尔/戴维·威廉姆森主演:梅尔·吉布森/西格妮·韦弗/琳达·亨特/迈克尔·墨菲/BillKerr类型:剧情/爱情/战争制片国家/地区:澳大利亚/美国语言:英语/塔加路语/菲律宾语上映日期:1982-12-17(澳大利亚)片长:115分钟又名:灾难岁月/生活中危险的一年/危险的生活IMDb链接:tt0086617 六O年代印尼政局动荡不安,澳洲记者汉米顿与摄影师不惜冒着内乱的危险,采访人民饥寒交迫及反苏哈诺政府的狂潮,结果共军攻进首都,汉米顿亲眼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时代剧变…… 盖伊是澳大利亚某广播电台的新闻记者,来到印尼首府雅加达进行新闻采访。由于人生地不熟,在最初的时间里他很难得到真实的内幕消息。偶然地他与一位本地记者比利成为朋友。比利是一个中澳混血的侏儒,善于交际,和政界、社交界人士广有往来。为了拍摄的需要,盖伊可以让比利骑在自己的肩膀上进行拍照。由于两人的密切配合,拍下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群众活动场面的照片。比利还为盖伊介绍了英国大使馆的女随员吉尔,二人不久成为恋人。由于内战即将爆发,比利对自己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加上与盖伊的友情出现了一些问题,又亲眼看到雅加达居民区一个儿童的夭折,绝望的比利带着蔑视和挑衅的神情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让盖伊和吉尔非常难过,盖伊决定向吉尔让步,他们一起乘飞机离开了印尼这个灾难深重的国家。 危险年代电影网友评论:很多矛盾、很多对立的一部电影,比如Guy的理性和Billy的理想化的对立。可惜整部电影放在印尼历史的大背景下,并没有平衡好历史和爱情的比例,有点两边不讨好的感觉。26岁的MelGibson美艳绝伦,完全没法从他身上移开目光。LindaHunt女扮男装,演了个性格复杂的小侏儒,奥斯卡最佳女配当之无愧。基于历史题材,充满神秘主义气氛。英俊的澳洲记者、美丽的英国外交官和侏儒般的印尼本土记者之间,投射了大量的后殖民隐喻。反复出现的皮影戏,则暗示着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他人的主宰,最后却发现自己受制于更高层次的力量。影片同时批判了左翼革命者、右翼独裁者和国际媒体,片末有印尼屠杀华人的情节。不明白分为什么这么低,很喜欢这部刻画西方人在第三世界的群生相的电影,虽然是局外人的视角,但是每个人物形象都很鲜明,billy死的一刻真的很触动,他是里面最值得敬佩的灵魂人物之一,pki的那个助理发问的也很好。这么多年过去,世界又究竟变了多少呢?危险年代六O年代印尼政局动荡不安,澳洲记者汉米顿与摄影师不惜冒着内乱的危险,采访人民饥寒交迫及反苏哈诺政府的狂潮,结果共军攻进首都,汉米顿亲眼目睹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时代剧变……--------这些历史背景都知道,再通过影像世界来看看不同观察吧!心疼billy…死得悲壮又崇高…Krishnasaystohim,"Alliscloudedbydesire,Arjuna,asfirebysmoke,asamirrorbydust,asitblindsthesoul."彼得·威尔好莱坞亮相作品,金棕榈提名+奥斯卡女配,成绩不俗。澳大利亚人拍印尼,混杂着战时爱情+普世价值的政治正确和对第三世界的猎奇观察。唯一亮点,LindaHunt女扮男装出演,拿下奥斯卡女配名至实归,个人演技顶峰。除了结尾不咋样,前面3分之2很棒。主角居然是女扮男。他的那个问题到现在,也在以后的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问自己:Whatthenmustwedo?!whatthenmustwedo?whatthenmustwedo?彼得威尔调和类型片的能力真强,影片用印尼的皮影戏来暗示人物之间的操纵与被操纵的关系,比利的形象太令人难忘了,理想主义最后的失败也令人唏嘘不已,年轻的梅尔吉布森真是认不出来呀。(准备写长评论)“危险年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每个人都要寻求他人的理解,每个人都需在这种认同冲突中妥协以维持平衡,“每个人都是一只狼”,无关温驯与否,明暗两种人生的选择决定了这个地区的历史走向。前半段相当不错,但后半段却奇怪地在爱情与历史、政治中间左右摇摆,重心全无,以至于零散脱节、僵硬说教,两头不讨好。本有机会成为一部了不起的电影的,可惜了。政治片不够政治,爱情片不够爱情,除了LindaHunt,没什么讨人喜欢的角色。外国记者一如既往都是窝囊废,如果没有本地人的帮忙,根本毫无作为。全片闪亮的是BillyKwan的表演,剧本方面爱情笔墨过多导致中段拖沓,结局不够力度,PeterWeir表现出极高的掌控力,影片完成度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