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朴世婉 安宇延 李智媛 张阳光 金正英 金基茂 金俊范 朴珠熙
导演:白承和
语言:韩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朴世婉/安宇延/李智媛/张阳光/金正英/金基茂/金俊范/朴珠导演:白承和语言:韩语地区:韩国编剧:类型:剧情上映时间:2018-05-24(韩国)别名:OmokGirl用户标签:短片,韩国,韓國,电影,喜剧&黑色幽默,2018,韩国电影,儿童&青春片长:57分钟imdb编号:以五子棋为主题的电影,朴世婉、安宇延等主演,白承和导演,曾经梦想着成为围棋王而现实却是棋院生的李围棋,人生最大的小确幸找上门了!今天她将与五子棋展开一场前所未闻的胜负战。五子棋少女电影网友评论:我丝毫不轻视独立电影,比如允佳恩的《我们的世界》,我几乎可以给满星。但这部《五子棋少女》就有些过分了,剧情尬编、场景尬选、演员尬演,全场弥漫着「这是什么鬼」、「还能再凑合点吗」的粗糙气质。它唯一值得表扬的是:片长只有57分钟。较之围棋,五子棋观众容易看懂,可这种比赛看着也很难让人振奋,毕竟不是直接的竞技,这也是为什么棋牌类项目难以进入奥运会的原因。普通的一个电影。前有马东锡的掰手腕,现有五子棋,市井才玩的小游戏也有大智慧。不过,说真的,虽然拍成了电影,但是看起来还是索然寡味啊坚持很重要!找到咱的老师很重要!赢了很棒!但输了也没关系~很开心和轻松的一部电影??让竞技,少了一丝热血,多了一些笑料,结局也不俗套,更成为喜剧片的佳作。学不来你的文艺范,我只能保持我的逗比风,总不能邯郸学步的迷失了自己。说是独立电影未免成本太低这剧情空的真的不知道演了啥莫名戳中几处笑点这题材完全可以拍长片很简单的故事,随便看看,儿童电影?这种屯气十足的微电影真是看得尴尬这部意外的有趣,小确丧日常。少了热血和竞争,多了点生活化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哈多拉·吉尔哈罗多蒂 JóhannSigurðarson JuanCa
导演:本尼迪克·埃灵格松
语言:冰岛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一位梦想成为母亲的中年环境保育斗士!」─《银幕日报》 社运者的成母之路!无人能阻挡进击的母亲!五十岁的汉拉,是一位耐心、性格和善的合唱团老师,但她除了老师的身份外,还是位激进的社会运动者。一通电话,带来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即将成为人母的她,面对冰岛境内破坏环境的工业发展,以及孩子的到来,即将成为母亲的她,该如何面对这些生命中的困难与意外? 来自冰岛,曾参与拉斯冯提尔《老板我最大》演出的班尼迪克艾灵森演而优则导,《进击的大妈》为他的第三部长片作品。首部执导的电影作品《爱马士》当年入选金马奇幻影展,深受台湾影迷的喜爱。第31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哈多拉·吉尔哈罗多蒂战中女人电影网友评论:蒙特利尔新电影节导演本人在场,超级可爱!提问:为什么这部电影那么重视音乐?导演:因为我想拍一部音乐版missionimpossible呀,tomcruise背后跟着乐队那种。提问:为什么加入latini这一角色?导演:因为我对latino有点那啥情节呀,他们多好看啊。好吧昆汀在我第一部电影里也扮演了同一角色,第三部还会有这样角色,而且你们不觉得外国人这个角色最容易扮演吗。实际上我想拍一部新电影,一个latino在冰岛结婚生子,又离婚,但是成了折翼天使,走不了啦,就困在冰岛啦,多棒!提问:您是如何选择女主的呢?导演:女主名字叫!@#$%^&*※‡‼†⁈€‗¥⁉℃(全场笑),我十岁她十一岁时我们结识,一起接受自己培训。她是非常出色一位演员,尤其擅长演男人,比如唐吉珂德。2018戛纳影评人周。“进击的大妈”这个翻译棒棒的!这个随时随地自带乐队演奏BGM实在是要把人笑死了。典型“冰岛新浪潮”:风景+难于交流+诡异的幽默感。女主一人分饰两角确实把特效用在刀刃上(孪生姐妹这条暗线有点[公羊]的意思呢!)。骑行的拉丁小哥倒了血霉哈哈哈。环保主义转成激进行动确实是个蛮好的题材,做成带点喜剧调性的片确实是个好选择。当然收养乌克兰小女孩这条线就比较画蛇添足(花点时间写姐妹关系不更好吗),为了电影节的逻辑,做些应景的事儿也可以理解。有点可爱的片子,全球化背景下,新殖民主义新形态,跨国政府和企业以发展和共惠为原则,形成对人民超越原教旨观念的殖民,使全球资本家联合起来对全球底层形成剥削。然而,虽然由中国资本可以反向输出给发达国家以谋利,但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发达国家人民,因为人权问题不大,被剥削程度较弱,将会以环保的名义发起反殖民战争。如果灵修、社会运动都不足以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好。或许个体只能诉诸于力所能及的爱心。#VIFF2018#终于来了,又一次的打破电影常规套路,如果是一个大女主角精彩的独角戏和随之展开的剧情设置是亮点,那对于配乐新颖地融入整体,运用间离效果,达到一种辅助塑造氛围和描绘人物经历的出奇效果,堪称惊艳……至于什么女性环保恐怖主义云云的,都是侧面,应该是编剧制造的对于主人公先后的行为,由刻奇,到狐疑到同情的完整共情体验…接近完美的北欧神片没跑了……2.5总体观感一般,设计都不算让人耳目一新,音乐人的出现一开始是新奇,后面就造成失衡了;一开始女主出计让高压线短路像《三块广告牌》孤身挑战权力的母亲,处处黑色幽默的设置则带来韦斯安德森的色彩。但故事实在过于简单,后来发现,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无法和两者相提并论。聪明又可爱,监狱修道院那段笑死我……以调侃的语调轻盈地点过各种沉重的社会问题,这难道不是冰岛环保主义者版《第一滴血》吗???随性的创作状态非常珍贵,不知现场爵士乐队这个设计是不是从库斯图里卡那里偷来的,居然很古怪的跟冰岛自然风景搭上了调???喜欢,但离神作差口气。整个片子看的相当舒服,没错冰岛人怎么那么可爱的啊。冰岛自然风光绝对自带加成。很喜欢女主的洒脱,喜欢allegedcousin的加成。但最喜欢的是“livemusic”的设定啊妈呀太可爱了鼓点节奏掌握得非常到位!两个民族的传统音乐的背景观看着整个事件,陈述而不渲染情绪,克制地看着欧洲的工业化,政府的权力游戏,隐喻无处不在。ecologiste的protest被恐怖主义化,女性的崛起,还有转发不说啥的心照不宣,这不就是这个世界的缩影嘛?跟想的不太一样,比较惊喜的是设计比较有意思:贯穿全片的旅行者,乐团,唱歌的乌克兰少女们和音乐跟情节相互作用~故事可能略显简单,但是个人觉得这样就好,只给四星的原因是最后的结局…真有点不太懂这个设计是要传达什么??70分/以环保为主题展现大量冰岛景观,乌克兰支线则是对自然现状与人类前景的担忧。配乐以乐队的形式直接呈现。影片透漏的是北欧电影独有的冷幽默,再与诗意混杂后而形成的鲜明风格。中国想在冰岛发展重工业,结果女主左手长弓右手炸药,以钢铁神经对抗到底。电影处处透着冷幽默,无论1984化的社会监控还是无处不在的背景音乐团。作为一部女性电影非!常!好!玩!剧情不太着调又还算在线,冰岛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实在迷人,乐队现场配乐配唱还挺好玩,这风格让人想起玛·鲁特,比较愿意相信导演野心比较小所以把故事讲有些浅吧。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彭昱畅 章宇 王玉雯 李从喜 董向荣 王柠 赵燕国彰 朱颜曼滋 凌正辉
导演:胡波
语言:汉语普通
年代:未知
简介:满州里动物园有一头大象,每天坐在那里。为朋友出头的少年、为弟报仇的恶霸哥哥、身陷囹圄的女生,卡在世界灰暗的缝隙里无法脱身,却挣扎着去看大象。萧瑟寒冬的一天,绝望身影在不对称不平衡的影像中碰撞,爆裂了压抑的沉郁,在粗糙布景、朦胧灯光的低成本制作中肆意蔓延。作者兼导演胡波(笔名胡迁)首作,以青涩朴质与震撼感性,获柏林影展赏识入围论坛单元,却是无法嵌合和谐主旋律的一块失落拼图。看不见大象是共同宿命,胡波骤然陨落,也成了这一代人的遗憾。第6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特别提及胡波第55届台北金马影展金马奖最佳剧情片第42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大奖胡波大象席地而坐电影网友评论:终于看完,接近4小时......整个电影看得很压抑,一个个来吐槽,首先电影里面找的狗子,狗子明明是温顺和喜悦的,然后配音是很凶的狗叫声,然后再把人物对焦,让狗子虚化,真看得我一懵一懵的。再到人物,全部主角都是毫无情绪波动起伏大的,无论是在打人、被打、被骂、开枪打人、被开枪打,都是很压抑的情绪.....看得都想叫他们嗨起来了,再到电影最后,毽子踢这样还可以拿很多奖???我真的是绝望了,另外还有,有些今天过于太长,比如老爷子去养老院时在走过一些老人家的房间时,这个过程......然后踢键子的过程......镜头长得过份了叙事技巧和《低俗小说》异曲同工,长镜头纪实感很强,我可能再也看不到感情这么饱满,这么真诚,这么富有感染力的作品了,导演将这种极度厌世绝望无力的情绪用冷漠的对白显露出来。上帝给了人类生命,却让我们什么也决定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甚至是自己的命运,那么生命到底还值不值得我们去珍视?但即使这样,我也宁愿像个席地而坐的大象活着,在深夜长啸,一边思索着我存在的意义,一边为了生活而奔波。所以艺术之所以会存在,就是给寻找不到意义的人一个活下去的理由,我没胆子向死而生,但至少可以有一个梦境给我片刻喘息。不能因为缅怀他,遗憾他就给片子虚高,自己的偏激,自己的心里缺陷不该来惩罚观众,好在我努力把近4小时的片子看完了,太偏执了,为了让大家知道你从面部表情刻画心里,就让片子如此磨叽,真是很够呛。另外,近乎黑白的色调,满满的负能量,完全是追随导演自己的内心,虽然发生了很遗憾的事情,但还是要说,你不够坚强。20几岁你阅读了多少书多少人生经验可以去写书,之后就是想拍片,拍你的人生缩影?抱歉了。希望来世再造真正的大片。电影很丧,但丧的真实,因为人活着就是受折磨,你想去满洲里看大象,你不知道满洲里好在哪,你只是觉得比这好就想去,但那其实只是你虚幻的想象,是你逃避生活的方式。“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个地方,你想那一定比这好,但你不能去,你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只是要提早明白,人这一生都是只是经过,是拿起又放下的一场经过,你就会淡然,甘心情愿,那些手足无措,与悲欢交集成了笑话,出世入世,彼此成全。为这生命所遭受的凄凉,为这艺术所祭奠的鲜血,代价大,我不配谈值不值,只是想向您致敬。四个小时的电影,期间我不想任何人来打扰我,韦布原生家庭的那一部分我看到了我自己在电影里演戏,四个小时少一秒都是流放艺术的鲜血,四个小时我竟觉得这不比美国往事差,四个小时,多鲜活的人生描写啊,颓废,压抑,绝望,发泄,抗拒,无能为力,自杀,草鸡巴蛋的人生。我还真是喜欢极了这种丧片子,从海边的曼彻斯特到大象席地而坐。11st胡波治好了我的自闭看完以后我觉得我生活还不错(龇牙第一观感是真的很心疼他老实说我精神最低落时候看世界的视角是和这个电影差不多的何况创作是把这种痛苦咀嚼一千一万遍世界大抵还是不错的不过要证明这点只有我先去自己相信这点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命少想多做我对配乐不太满意这种后摇太程式化了还有点粗糙…PS.小彭昱畅的表演还蛮不错的也(我第一眼看上去有点像黄子弘凡??非常好看但不会向任何人推荐的一部电影/是破碎阴沉肮脏恶臭充斥着谎言暴力与性的世界,人各有苦衷,你说那些自杀的人到底是想不开还是想开了呢/如果我们的心上满是被生活撕咬后留下的痕迹,那么“满洲里”就是OK绷和止痛剂/最后大象的悲鸣真的让我好难过这不就是我生活过的地方吗这里的每个人我都认识被骂狗比玩意臭狗屎的孩子哪里做错了,他是爱父母,爱女友也讲义气的那你怎么看我,我不看从淤泥中爬出来靠的就是逃避不听不说不看像韦不一开始说的,把这事过去了就行了自己过好了就行了,你管那么多干嘛看了很多影评,竟然说大象象征着希望?电影开头便说了,大象为什么坐那里?因为笼子勉强容身,有人戳它、打他,它甚至都无法甩一甩鼻子表示愤怒,久而久之,无论人们怎样对他,他都不再回应了。彻头彻尾的、希望的反面吧。压抑的难受,正如台词“都烦,这不就是生活吗?”“别他妈总是装中产”,影片投射社会现实是不留情面的。不过很多细节处理的不好,大大影响了影片品质。最后为男主对着茫茫大地的那句呐喊加一星:去死吧!就观影感受而言、长镜头太多了、其中几个片段不错、但王小帅说的没错、没必要那么长、想要表达清楚你可以在小说里写的更清楚、没什么黑暗不黑暗、懂的人自然都懂、可惜了、应该说他还有发展潜力、可太倔每个人都背负着一些东西,很压抑。挺生活化的一部电影,喜欢这里面的音乐,电影的节奏有点慢,令人印象深刻的海报。大家都明白,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电影讲了许多又好似什么都没有讲。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TijmenGovaerts AimeClaeys Salomevan
导演:雷纳·埃勒
语言:荷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荷比边境村庄的仲夏,八名少男少女在各种法律漏洞间玩起大冒险,用性与肉体嘲弄社会的道德价值观,用各种夸张行径,向时代发出年轻为王的张狂挑衅。不料,其中一名少女意外死亡,好友出庭作证,他们迥异的生活背景造成一场罗生门,真相究竟终将还原,抑或是揭开失序青春的残酷面纱?第2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未来景象奖(提名)雷纳·埃勒《放荡青春电影网友评论》四线叙事还原那个暑假。不同的视角带着不同情绪和观感。前半段以为只是青春最后的放肆,后半段才明白这只是人性不分缘由的恶。荷尔蒙爆发,爱情有了雏形,脱掉衣服接受群体认同,想要靠自己挣钱于是援交、勒索。当一切越来越失控,小团体开始分崩离析,良知被找回,心理创伤演变为精神疾病。最后一段汤玛斯的呈堂供词让其他人的回忆显得如此幼稚低龄。为了逃避责任构陷成年人,甚至得逞。死于猜物游戏的芳珂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人陪着自己一起下地狱。电影改编自小说,小说改编自真实事件。大可不必惊讶欧洲青年的放荡不堪,人性之恶不分国界。放荡是真放荡,尺度已经直逼步兵片,但是在故事上的刻意特别是片尾的反转却削弱了它更现实一层的价值和意义,在十几年前要是你想让观众记住你的电影,那就在片尾来一个反转,但放现在你要想让观众记住你的电影,那一定要慎重反转,毕竟作为故事片这种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已经越来越令人麻木和疲惫了。说回本片,作为青春片确实有猛的一面,但也仅有一面。跟代沟BF一起看的,他说想起了他的青春。边看他边自我安慰说:电影都会把残酷夸大十倍的。我回答说:不,是现实比这残酷十倍。而这残酷将成为这些,这代人一生的烙印。三星半,具有强烈个人态度的打分。也许青春就像病毒,过了这个夏天就没有了……至少不再存在在自己身上。答那些质疑电影游马的:原片午马,天朝马多而已。青春期的脑部还在发育过程当中。青少年蔑视现实世界,觉得现实是庸俗的,妄图希望通过颠覆现有道德体系来达到自我的超越。套用“暴力的欢愉,终将有暴力的终结”句式,这部片很好的诠释了“虚无的超越,终将有虚无的结局”。通过谎言逃脱了制裁之后,“我们”也将慢慢成为自己以前最讨厌的“庸俗的中产阶级”。为了复习荷兰语随便找了个看起来像sigurros封面的电影看了,有点意外。整个画面像menitrust的mv一样,原声音乐总是好听到位而又讽刺十足。倒叙的方式让大家越来越接近真相,对真相的认知也不停地被刷新。近期看到最佳的电影论摄像头和监控的重要性。旁白、摄影、四段式,形式很新颖,结尾也还算出乎意料,但还是差了一股劲。噱头大于内涵,导演或许本意是想用一个极端的故事展现青春的残酷和迷茫,但实际有着用力过猛。当然,如果这就是欧洲小镇青年日常的话,当我没说6.0改编自真实事件,这拍摄尺度也是够真实,堪比AV………观影过程中一度怀疑片中演员是不是就是找的成人片演员………另外影片所映射的西方现实问题让我联想到了国内某地层出不穷的抗议活动以及崇尚所谓“西方自由主义”精神的废柴们。荷兰的青春题材电影早就跳出了那些烂大街的小情小爱,甚至对性的大尺度表现已经变成了一种常态化的手段,达到了无所顾忌挥洒自如的境界。四男四女在用肉体演绎一种近乎癫狂的野味青春,用谎言和虚构的真相玩弄着社会和现有价值体系。边看边感慨:还好我长成了一个正常人。本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因为这种青春期的愚蠢与躁动的程度,还真不是编剧能凭空想出来的。现实远比戏剧精彩。可惜这部片后半部分泄了...用“性”来实现的反乌托邦的胜利。如影片中Liesl所说,她想要创造现实艺术,把人生视为一场大型实境秀,一切都是充满虚伪的假象,而这群少年少女则是那最浓重的一笔墨色。西欧青年生态影像,依旧大胆妄为的荷兰,虽然还是那么些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事情,但家里蹲也只有羡慕的份——户外春光无限好,何不脱光去裸跑。西欧变态小青年的失足夏日,这么坏居然让你们逃过了,海报封面想起SigurRós被P上花裤衩的专辑,你们欧洲人都喜欢光屁股跑吗